Lancet Oncol近日报道,德国ALL协作组和荷兰儿童肿瘤研究组采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方法,联合发现了一组儿童ALL预后不良亚型,并命名为“BCR-ABL1样”亚型,因为该亚型的治疗反应和生存率都跟预后不良的BCR-ABL1阳性亚型类似。有意义的是,虽然这组ALL亚型患者不存在明显的染色体异常或融合基因,但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却发现,一些提示预后不良的特异基因缺失。研究者建议该亚型应列为高危组。
儿童ALL合理的个体化治疗依赖于精确的诊断分型,国际上通用的是MICM分型,即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近30年来MICM分型一直是指导临床危险度分型治疗的主要依据,如患儿白血病细胞只要含有t(9;22)即BCR-ABL1融合基因,则进入高危组治疗;而含有t(12;21)即TEL-AML1,则提示对
化疗反应较好,可能被划入标危组或中危组治疗。但遗憾的是,有近60%的ALL未被发现染色体异常或融合基因,不能对其进行精确的危险度分型,从而导致其中一些患儿因治疗强度不够而不能缓解或复发。
由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近10年来基因表达谱芯片用于儿童白血病诊断分型的研究进展迅速。1999年戈卢布(Golub)等首先在《科学》(Science)杂志报告了基因芯片在ALL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分类中的应用。其后美国圣祖德(St. Jude)儿童研究医院的学者利用寡核苷酸芯片,识别出6种具有独特临床特点的白血病亚型,即T-ALL、BCR-ABL1阳性ALL、E2A-PBX1阳性ALL、TEL- AML1阳性ALL、MLL基因重排阳性ALL和超二倍体且拷贝数>50的ALL。霍夫曼(Hoffmann)等检测了104例ALL患儿的微阵列数据,通过特定的算法发现用26个基因即可进行准确分型,其中70%的基因是先前未识别的新标志物。但以上研究主要侧重于用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ALL分型,虽然也涉及白血病治疗反应及预后,但像上述Lancet Oncol发表的如此大宗病例队列研究还是首次报告。
德国ALL协作组和荷兰儿童肿瘤研究组的上述工作将使儿童ALL进入一个新的分型时代。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甚至细胞芯片等先进技术指导的白血病分型就将取代传统的MICM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