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最早见于1906年描述,原发的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较少见;多数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发展来,但原发的PH染色体阴性的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确实存在。采用甲苯胺蓝染色,在粒细胞中可见明显的嗜碱性颗粒。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和其它类型AML相似,但可以出现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氨等引起的相关症状。
周血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且相当比例的细胞为嗜碱粒细胞;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很高,可见早期和晚期的嗜碱粒细胞。常需用甲苯胺蓝染色区分嗜碱性和嗜中性的早幼粒和中幼粒细胞。电子显微镜检查对于确定嗜碱颗粒极为有益。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常有T(6;9)染色体改变。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和其它类型AML相似,但应注意细胞急性溶解释放大量组胺易导致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