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关于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与预后的文献报道仅局限在个案报道水平,本文就这一问题总结了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转归的特点,综述如下:
1、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问题
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是临床上的难点问题。其正确的诊断要求综合考虑病因学、遗传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并需注意与其他一些婴儿期疾病相鉴别。
(1)病因学:目前,关于先天性白血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但大量证据表明其为宫内发生。目前有报道父母暴露于职业毒素及环境毒素、母孕期间大量吸烟及饮酒与先天性白血病有关。如Shu等研究表明母亲嗜酒与胎儿先天性白血病的发生呈正相关。一个儿童肿瘤研究小组的调查研究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怀孕期间吸大麻烟者胎儿发生先天性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的危险性增加11倍,目前也有学者认为胎儿宫内暴露于天然的端粒酶II抑制剂,如黄烷类化合物、儿茶酸、茶叶及可可中的某些成分、喹诺酮类药物等,可使胎儿染色体损伤,白血病发生的危险性也增加。也有学者提出了先天性白血病发生的“二次打击”学说。该学说认为,指定基因的一个等位基因突变可能存在于胚胎发育的早期,后来的自发突变或暴露于宫内外的环境因素将造成另一个正常等位基因的突变,从而丧失了异质性,导致先天性白血病的发生。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仔细询问母亲个人史、生育史将有利于收集先天性白血病发生的病因学资料,有助于正确的诊断。
(2)遗传学:20世纪70年代末。文献首次报道了在先天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病人中发现t(4;11)(q21;q23)移位,有统计表明大约75%的先天性白血病有此移位,而在年长儿白血病中该移位出现率则明显降低。除此之外,也有个案报道在先天性ALL中发现t(1;11)、t(11;19)移位,在先天性AML中发现t(9;11)移位。Bresters等。总结了1975年-2000年15例荷兰先天性白血病患儿的临床信息。对其中8例进行了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7例有染色体移位突变。说明染色体异常在先天性白血病中较为常见,临床上,对于疑似先天性白血病患儿做遗传学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3)临床表现:先天性白血病患儿在临床上可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和体征,2%-3%的个案中可发生皮肤浸润,表现为多发、质硬、活动的紫蓝色皮肤结节“蓝霉斑”,可累及身体的各个部位。病灶颜色由从蓝到紫,从灰到红不同。这些皮肤病灶易与皮肤神经母细胞瘤和青少年黄色肉芽肿相混淆。在重度贫血新生儿中发生的皮下血管内红细胞增生也可产生类似的病灶,皮肤病灶的组织学活检可显示皮肤和皮下脂肪组织有致密的白血病细胞浸润,散在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局部的坏死。皮肤受累可以是先天性白血病的首发症状,皮肤表面亦可有因为血小板减少而出现瘀点及瘀斑。肝脾肿大是先天性白血病的常见症状,淋巴结受累相对较少。其他症状及体征有苍白、乏力、喂养困难、黑便及出血等。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及由于血小板减少而继发颅内出血的患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亦可由于中性粒细胞功能不良出现败血症、肺炎及其他感染。亦有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或继发于严重贫血而致心力衰竭者。白血病细胞增多使血粘增加,白细胞淤滞可影响呼吸、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指标检查结果各异,可为完全正常、白细胞明显增多、贫血、血小板减少等。于外周血中经常可发现白血病细胞,血中乳酸脱氢酶含量可增高。在伴有肝脏浸润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阴性。有助于排除因免疫因素造成的胎儿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经常受累,脑脊液查可发现有白血病细胞。骨髓穿刺活检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有利于进行形态学及细胞化学分析及核型测定。
(5)鉴别诊断:胎儿及新生儿血液系统的高反应性使得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十分困难。在诊断之前需要排除许多其它病种,如细菌、病毒和真菌败血症、宫内乏氧等。由巨细胞病毒、梅毒螺旋体、弓形体、风疹病毒和疱疹病毒造成的先天性感染可出现与先天性白血病相似的皮肤损害、肝脾肿 大和白细胞增多等。但这些感染可伴有其它的临床表现,如新生儿生长迟滞、脑发育不良、肝炎等。可通过临床表现及对母子的血清学检测排除。继发于Rh血型不符的新生儿溶血及由于非免疫性因素造成胎儿水肿,如双胞胎输血综合征、血红蛋白α链缺失等可产生与先天性白血病相似的血象及继发于髓外造血的皮肤损害,其它的先天性恶性疾病如神经母细胞瘤、青少年黄色肉芽肿亦可引起与先天性白血病相似的皮肤改变。
在先天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中必须注意的是暂时性骨髓增生综合征(TMD),它是在Down氏综合征新生儿中出现的一种类白血病样综合征,不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该综合征以显著的白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并可在生后几个月内自行缓解。TMD的临床表现与先天性白血病相似。一项对95例TMD患者的化验表明他们白血细胞平均计数为47×109/L(5×109/L-384×109/L)。血小板减少普遍存在,但血红蛋白正常或增高。TMD经常伴有明显的肝脾增大,但亦可伴有胸腔积液、水肿及心力衰竭。循环血中白细胞以不成熟粒细胞为主。利用电镜及免疫学分析技术对伴有TMD的Down氏综合征患儿外周血中这些不成熟粒细胞的分析证实这些细胞为原巨核细胞。且大部分细胞除了21三体外,未见其他异常核型。
组织学上认为,TMD是一种“良性”疾病。因为白细胞增多及与之伴随的各种并发症于生后2个月内可自行缓解。然而,Homans等报道了TMD新生儿有11%的死亡率,其主要死因为继发感染、DIC、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高血粘综合征,目前认为,当TMD患儿出现高血粘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肝脾肿大、呼吸窘迫、肝肾功能异常及出血等症状时需要及时治疗。
尽管TMD常可自行缓解,但伴有Down氏综合征的患儿是先天性白血病发生的高危人群。如Robertson等。最近报道了一例于妊娠25周诊断的先天性白血病伴Down氏综合征。有研究表明,在曾患有TMD的Down氏综合征儿童中,有30%的危险性发生先天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因此有学者认为对该类儿童在3岁前需密切随访。
综上所述,目前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仍然是临床上的难点问题,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多方面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目前先天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如下:①生后4周内出现临床表现;②外周血幼稚白细胞增生;③有这些幼稚细胞向非造血组织浸润的表现;④排除其他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的情况,如先天性的感染、胎儿有核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病)等;⑤排除与不稳定造血有关的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白血病还要与某些小球形细胞肿瘤相鉴别,如郎罕氏细胞增多症,神经母细胞瘤等。
2、先天性白血病的预后问题
先天性白血病的预后较差,大多数患儿于婴儿期内死亡,以往应用大剂量化疗可取得一定的效果。国内文献从1994年-2003年报道先天性白血病52例,其中51例死亡,1例自然缓解。目前国外关于先天性白血病自然缓解的个案报道日益增多。如Dinulos等报道了3例先天性白血病自然缓解的病例,并对当时文献记载的12例先天性白血病自然缓解的病例做了回顾性分析。其中,有11例在出生时发病,1例在生后7天发病。所有的患儿都有皮肤损害为白血病细胞向真皮及皮下组织浸润的表现。皮肤、外周血及骨髓中的病变在数天至数月后自然缓解消散。这种自然缓解有可能是永久的,其中有2例已16年无复发。这说明一些先天性白血病患儿可能从保守治疗中获益,而不需要接受化学治疗。肖娟等于2003年报道先天性白血病自然缓解1例,已如上述,并同时回顾分析了16例国外文献报道的先天性白血病自行缓解的特点。其中8例(47%)持续缓解,9例(53%)缓解后复发。起病时白细胞数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数波动较大,与远期复发无关。17例患儿中5例(29%)有染色体异常,其中1lq23易位提示预后不佳。
先天性白血病自然缓解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现在认为可能的机制如下。第一,这种白血病可能不是真正的白血病,而是髓样细胞暂时的异常增生引起的。第二,这种白血病中恶性细胞负荷较低,易被机体的免疫监视系统识别并加以清除。第三,在这些病例中发现的白血病细胞可能代表着一个髓样细胞的克隆系,该克隆系来自于一个异常的但非完全恶性的多能祖细胞并具有增生潜能。该克隆系无永久的自我更新的能力,因此最终死亡。而异常的多能祖细胞继续存在于骨髓中,当出现诱发因素时(如:染色体突变等)可使患儿复发而出现完全恶性的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