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继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指有明确病因或在一些原发病基础上发生的
血小板减少症。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血小板生成障碍 凡影响巨核细胞生成因素均可引起
血小板减少,主要病因如下:
(1)电离辐射:X线、γ射线和中子流有很强的穿透力,对机体有直接与间接损伤作用。
血小板减少是造血功能受损的表现之一,可见于急慢性放射病。
(2)化学因素:如烷化剂、抗代谢和细胞毒药物,以及抗生素类(氯霉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保泰松、消炎痛)、抗甲状腺药(他巴唑、甲亢平)、抗糖尿病药(氯磺丙脲)、抗癫癎药(苯妥英钠)、苯及无机砷等,此类药物干扰DNA合成,抑制细胞丝状分裂,表现为骨髓增生低下和全血细胞减少。另有一些药物如氯噻嗪类、雌激素、甲磺丁脲等选择性抑制巨核细胞,使血小板生成减少。
(3)骨髓病性贫血:如骨髓转移癌、白血病、
骨髓瘤、
骨髓纤维化等,异常细胞浸润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抑,全血细胞减少。
(4)多能干细胞病变:如
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Fanconi综合征。
(5)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如病毒性肝炎、登革热、艾滋病及败血症等可能是病原体抑制骨髓造血使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6)血小板无效生成,见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血小板生成素缺乏、红白血病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特征为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增多,但血小板产率降低,血小板寿命一般正常。
(7)血小板生成调控紊乱:见于血小板生成素缺乏和周期性
血小板减少症。
(8)遗传性血小板减少:如TAR综合征、血小板性血管性血友病和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破坏增加或消耗过多 血小板过早破坏或消耗过多,导致周围血中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寿命缩短,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代偿增生,常见病因如下:
(1)免疫性破坏 ①药物相关抗体: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抗原,产生相应抗体,或药物作为半抗原与血小板蛋白质结合成全抗原,产生相应抗体。药物-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损伤血小板,或是药物代谢产物致敏血小板,被单核-吞噬系统吞噬。这类药物有奎宁、奎尼丁、砷剂、洋地黄毒苷、甲基多巴、羝波芬、肝素以及镇静、安眠、抗惊厥药物等。
②某些免疫反应异常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Evan综合征、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骨髓瘤等均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破坏。
③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常见于病毒及细菌感染,如流感、麻疹、水痘、出血热、肝炎、伤寒及败血症等。这与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致敏血小板或血中PAIgG水平升高引起起血小板过多破坏有关。
④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见于输血后紫癜及新生儿紫癜。这是由于同种血小板抗体直接作用或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到血小板表面引起。
(2)非免疫性破坏:血管内膜粗糙,血管内异物引起血小板机械性破坏。如血管炎、人工心脏瓣膜、动脉插管、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症综合征均伴有血小板减少,此与血小板消耗过多有关。
3.血小板分布异常 各种原因
脾肿大,如脾肿瘤、脾充血、脾浸润(戈谢病、尼曼-皮克病)、黑热病及原发性脾功能亢进症等,脾脏对血小板扣留增加。低温使脾脏潴留血小板增加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往往是综合因素,如感染、药物、肿瘤不仅抑制骨髓造血,同时还有免疫性血小板破坏或分布上的异常。大量输注库血不仅引起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同时库血中含有促凝因子或小血栓阻塞微循环使血小板消耗增加。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患者有出血症状伴血小板减少,同时有下列征象时应考虑本病:①发病前有服药、妊娠或输血史;②既往有出血史或家族出血史;③伴有发热、畏寒等感染症状;④体检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尤其是明显
脾肿大者;⑤失血不多而贫血较重者。骨髓涂片或活检对骨髓病性贫血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有重要诊断意义。若因
脾肿大作脾切除,脾脏病理检查可能有助于发现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临床表现
患者有原发病表现或发病前有某种病因接触史,同时有皮肤、粘膜出血、鼻出血、口腔血泡、黑便、月经过多或术后伤口渗血等,颅内出血是主要死亡原因。轻、中度血小板减少可无出血表现。
实验室检查
除血小板减少外,可有束臂试验阳性,出血时间延长,血块退缩不佳,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血中可见血小板抗体,凝血象检查正常。生成障碍性骨髓中巨核细胞减少;而破坏、消耗过多或分布异常时,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可伴有成熟障碍。
【治疗概述】
主要针对原发病。出血严重时肾上腺皮质素可改善症状,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悬液或血液交换治疗。药物性血小板减少立即停服抗疑药物,停药后出血自动好转,大多在7~10d血小板恢复正常。感染性血小板减少应积极抗感染治疗,一般在感染控制后2~6周血小板恢复正常,感染引起骨髓抑制者病程迁延较长。对脾功能亢进者,可做脾切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