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怎么得的?怎么确诊?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骨髓衰竭综合征。除了少数先天性再障外,绝大多数属于获得性。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常见贫血,感染,出血。按照病程经过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病因:
先天性再障多继发于遗传病,获得性再障约半数以上
发病不明,其余与下列因素有关:
1.化学物质:为诱发再障的常见病因。如杀虫剂,农药,药物等。
2.电离辐射:骨髓对放射线比较敏感。
3.生物因素:再障可能与某种病毒感染有关。其中病毒型肝炎在恢复期可以并发再障,称为肝炎相关性再障。
4.其他:妊娠,甲状腺功能减退均可合并再障。
二.病机:
1.造血干细胞减少或有缺陷。再障患者骨髓中造血干细胞不仅数量减少,而且增值能力显著降低,有的还可见到染色体畸变。
2.免疫机制异常。再障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以骨髓为特异性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再障有效。
三.临床表现:
1.起病慢,进展缓慢。
2.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头晕,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不严重,感染发热较少出现,一般较轻,容易控制。出血表现轻,内脏出血少见。
3.多可生存多年,部分患者可以长期缓解以至痊愈,少数患者转为急性过程。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周围血象:发病早期可先有一系或两系血细胞减少,后进展为全血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数相对增高。
血小板计数减少。
外周血无有核红细胞。
2.骨髓检查:慢性再障的骨髓象可因穿刺部位不同而不同。
在增生不良部位,骨髓象与急性再障相似或稍轻(急性再障骨髓象为骨髓增生度明显或极度降低,有核细胞量少,幼红细胞、粒系细胞及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或却如。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等非造血细胞相对增多。)
在灶性增生部位的骨髓中细胞数量减少不明显,甚至可见幼红细胞增多,但巨核细胞仍明显减少。有时有核红细胞可见轻度病态造血,但是白血病和巨幼细胞无病态造血。
骨髓活检可以见到骨髓脂肪化和有效造血面积减少。
3.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分析见CD4:CD8比值降低,TH1:TH2比值升高。如怀疑合并PNH,应同时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表面CD55、CD59抗原表达。
五.诊断: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减少。
2.一般无脾肿大。
3.骨髓至少有一部位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骨髓小粒成分中应见非造血细胞增多。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PNH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