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网)
中医认为糖尿病性动脉硬化症多为脉络闭塞,气血凝滞所致;若痰瘀内阻,瘀热壅滞,毒热内盛则出现肢端坏疽。
中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内治与外治结合辨证论治。 1.脉络塞凝型,治宜温通血脉,方用阳和汤加减。水煎服,每日一剂。 外洗药可用脱疽汤:伸筋草、透骨草、川草乌、秦艽、红花、苏木、松节、川椒等水煎外洗。 2.脉络瘀阻型,治宜益气活血通脉。 方药:益气通脉汤。生黄芪、丹参、鸡血藤、当归、牛膝、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水煎服,每日一剂。 外用脱疽汤或脱疽洗药外洗。 3.瘀久化热型,治宜滋阴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元参、忍冬藤、当归、赤芍、牛膝、泽兰、石斛、红花、制乳没、地龙、蜈蚣,水煎服,每日一剂。 4.毒热型,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活血止痛。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银花、元参、公英、丹参、鸡血藤、当归、牛膝、连翘、石斛、赤芍。水煎服,每日一剂。 5.坏疽溃疡可用黄柏、
大黄、蚤休各30g,苦参、白芷、丹皮、甘草各12g。水煎外洗,适用于坏疽继发感染、创口脓液较多者。若创面肉芽新鲜,脓水少者,可外用生肌玉红膏或蛋黄油膏纱条。 总之,本症早期采用中医药治疗,通过益气养阴、活血通脉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有抗凝、溶栓、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对控制病情,防止肢端坏疽的发生具有一定作用。(赵翠芳 关松 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