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膏方属于中药膏剂范畴,分为内服与外用两类。膏方历史悠久,外用膏剂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例如马膏。内服膏剂以滋补为重,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孙思邈《千金方》中记载的苏子煎,其形态与现代所见膏方相近。后世膏方不断发展,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圣济总录》栝萎根膏,明朝《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寿世保元》“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这些著名膏方至今仍在临床中应用。
清朝膏方逐步转变为根据临床诊断、因人而异的方式应用。这种临床诊断辨证用药的方式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膏方的雏形。清代膏方在民间及宫廷应用都十分广泛,例如《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内服膏方就有近30例。到了晚清时期,膏方基本形成了我们现代所见的组方及应用模式,张聿青《膏方》中的膏方用药已达二三十味,在制剂时大多加入阿胶、鹿角胶等,同时强调辨证施药。
近代膏方流行于江浙、广东等地,在南方膏方又称“膏滋、滋膏”。其主要应用于冬季滋补身体,因而适用人群极其广泛。
膏方一般为数十味中药组成的大复方,药味最多可以达到六七十味。能够驾驭如此众多药物并组成辨证明确、效果明显的膏方,可谓
中医临床驾驭中草药最高水平的反映。因此,在南方的大型
中医院规定,副主任医师以上并经过内部培训考核,才具备门诊开膏方的资格。
膏方经过长时间的煎煮浓缩而成,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膏方服用时间一般为2~3个月,人们在冬季以这种缓补方式达到滋补强身的目的。
膏方通过“一人一方一炉膏”的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辨证施治的治疗与养生思想。在点滴之间潜移默化地实现人体机能恢复与协调,最终实现防病治病的临床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膏方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膏方盛行的江浙、广东、上海等地,各大中医院每年冬季都会举办膏方节,或组建专门的膏方门诊,并成立以主管院长为首的膏方领导小组,实现了医生资源分配、制剂管理、后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案。在需求与服务的双重作用下,膏方逐渐发展成为规模达数十亿元的大市场。例如上海龙华医院、南京省中医院等,一年的膏方销售量能达到1万~2万料,中等城市江苏昆山市的昆山市中医院,每年也会达到1.5万料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