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健康网)感冒属于常见病,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由于感冒使机体抗病力下降而易于导致其他疾病,如并发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化脓性鼻炎、急性心肌炎以及风湿热、肾炎等症,慢性病患者则可因感冒而使病情恶化,儿童和老人由于身体的稚嫩或虚弱,更易于罹患感冒。所以,应当重视感冒的防治。 感冒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伤风,
中医认为感冒是风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大体分为风热和风寒两种类型。风寒型表现为头痛,四肢酸痛,发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紧。风热型又可以分成两类,一是普通的风热感冒,一是病毒性感冒,
中医称之为“时疫”。风热感冒表现为头胀痛,咽痛,咳吐黄痰,发热恶寒,口干,汗少,苔薄黄,脉浮数。病毒性感冒即流行性感冒,一般称为流感,中医称之为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发病突然,传播迅速,有时三五天内整个家庭、社区甚或地域都被覆盖。 流感一年四季均可出现,但以冬春为甚。流感常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惧冷,头痛剧烈,眼眶痛,全身肌肉和关节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病程一般7天左右。婴幼儿、老年人和身体虚弱者易并发肺炎等合并症,应当引起高度警惕。日常生活中可以这样区分感冒的不同类型:发热重,恶寒轻,苔薄黄为风热型,多发于冬季;发热轻,恶寒重,苔薄白为风寒型,多发于春季。 在流感暴发期间应尽可能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去,外出戴口罩,老人和孩子尤其要注意这点。因为流感病毒也可通过接触传染,故应避免行握手礼。流感病毒随呼吸、喷嚏排出后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十几个小时,条件合适时可以悬浮两昼夜以上,所以,即便是数九隆冬,每天也要让室内有通风换气的时间。平常多吃水果蔬菜,避免过饱引起食滞不化而容易外感风邪。在感冒高发季节可以在室内用艾叶或醋熏蒸以预防发病,易发感冒者用白萝卜、青果、白茅根煎服,可预防感冒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可以服用适量
板蓝根冲剂或
板蓝根与
贯众等量煎汤服用以预防感冒。 若已罹患感冒则要注意休息,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多喝开水。风寒型感冒可以喝姜糖水,服后盖被发汗。亦可用生姜、葱头水煎服。 风热型感冒用
大青叶、
板蓝根各15克,淡竹叶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天。其实没有药物可以真正治愈感冒,采用药物只是缓解患者的症状,所以,按摩疗法在这里同样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可以点按拨揉风池穴9遍,风寒加列缺、外关;风热加合谷、曲池、大椎;鼻塞加迎香、鼻通;头痛加印堂、太阳;痰多加丰隆。 感冒患者的症状如不明显,在确认没有其他合并症的情况下一般不须服药,也不要急于退烧,因为发烧是机体在抗御病毒的侵袭,机体正是在与病毒的搏杀中产生了抗体,才可以在一段时间里不会再次受到同类病毒的侵害。当然,如果发热超过38℃则另当别论,这时要采取适当的退热措施,建议尽量采用物理降温法,如用冰袋(或冷毛巾)湿敷前额,或用酒精(白酒)擦试颈部、腋窝及大腿根部等。但这时应密切注意患者是否有合并症发生,如高热不退或疑有其他合并症时要立即去医院检查。 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适用于风寒感冒的正柴胡饮冲剂,适用于风热感冒的抗感颗粒。治疗病毒性感冒问题比较复杂,因为感冒病毒分为几个种类,而且变异性非常大。 目前,抗流感疫苗仅作用于特定的流感病毒菌株,针对性极强,效果极佳,但局限性亦非常大。传统中药在抗病毒感冒方面独具特色,除了能够有效地解除或缓解感冒症状外,还有扶正即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且毒副作用较小。(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