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的特点:皮肤黏膜广泛出血,多为散在性针头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淤点或淤斑,四肢较多,但也可为全身性出血斑或血肿;有些患者以大量鼻出血或齿龈出血为主诉。常见呕血或黑便,多为口鼻出血时咽下所致,发生真正胃肠道大出血者并不多见。球结膜下出血也是常见症状。偶见肉眼血尿。约1%患者发生颅内出血,成为ITP致死的主要原因。青春期女孩可见月经过多。其他部位出血如胸腔、腹腔、关节等处,极为少见。除了皮肤、黏膜出血外,急性发病常伴有发热。出血严重者可有失血性贫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常伴有局部血肿的相应症状,颅内出血时表现为头痛、嗜睡、昏迷、抽搐、麻痹等症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容易发生出血,护理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消化道内出血:要时刻观察其便血量以及有无呕血,并记录相关数据。腹壁内有出血状况,则患者需要特别关注休克的发生,加强监测患者的生命征,记录血压、呼吸、神志、瞳孔以及脉搏的变化。
(2)口鼻黏膜出血:可用浸有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的棉球、纱条或明胶海绵局部压迫止血。无效者,应请耳鼻咽喉科医师会诊,以油纱条填塞,2~3 日后更换。出血严重的患儿应遵医嘱给予止血药、输同型血小板。
(3)泌尿系统出血:要留意尿液的颜色、排尿并观察有无血块阻塞尿路的症状。大面积的肌肉或者皮下出血,其初期可以进行冷敷、加压,进而减少疼痛。
(4)监测心电图的变化,严密观察瞳孔、神志变化,作好相关记录。
(5)颈部出血:要时刻观察血肿压迫的问题,尽量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对于脑内出血的患者,要持续对其低流量的输氧,保持呼吸道的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