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小板减少要警惕误诊! 血小板低于100×109即为血小板减少。儿童时期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多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免疫性和继发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症简称为ITP,儿童时期的ITP大部分与病毒感染有关,也可能与药物、预防接种等原因有关。临床表现有皮肤瘀点瘀斑、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口腔出血,甚至内脏出血,血常规检查除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和红细胞血红蛋白均正常,体检一般肝脾淋巴结无明显肿大。骨髓细胞学检查表现为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ITP临床分为急性型起病急、出血重,病程在半年以内为急性型;而慢性型起病往往隐匿、出血轻、病程超过1年。在诊断ITP时一定要注意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尤其是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MDS等疾病,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常见于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疾病。在小婴儿血小板减少时尤其是合并肝脾肿大要高度注意是否病毒感染尤其是CMV等疱疹类病毒感染。白血病除表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和体征外往往还表现有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骨痛或关节痛、贫血等症状,血常规除血小板减少外,还表现有白细胞的增高或减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下降。骨髓细胞学的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外周血三系减少,贫血、出血、合并感染时可表现有发热,肝脾淋巴结往往无肿大。但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容易和慢性ITP混淆,往往因为经验不足而导致误诊,要高度警惕。不同原因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必须注重诊断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