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2014年08月18日
  • 新媒体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血小板减少病因

本文将由无极县红十字血康医院介绍血小板减少病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疫因素。该病患者在接受输血小板治疗时,输入的血小板存活时间短,迅速遭受破坏。这说明患者血液中存在着抗血小板抗体,该抗体不仅可以破坏血小板,而且对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的成熟有抑制作用。此外,在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对本病有效,这也证明本病的发生与免疫有关的结论是正确的。

抗血小板抗体增多。研究还发现,本病患者的脾组织每天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量是正常人的7倍。在病人的脾脏内,抗血小板抗体的浓度要比血浆内大l0~20倍。可见脾脏是产生抗血小板抗体的重要场所。由于血小板经过脾脏时与抗血小板抗体结合而致敏,并易被巨噬细胞吞噬,所以血液中血小板数减少。

血管弹性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造成血管弹性降低引起的出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是由于抗血小板抗体也会损伤毛细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缘故。

遗传因素。据调查,患者的大部分健康家属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免疫缺陷。因此提示本病与遗传有关。

血小板破坏过多: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血小板数量异常: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这也是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骨髓生成血小板不足、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酗酒、巨幼细胞贫血、某些骨髓疾病、血小板滞留在肿大脾脏中、肝硬化伴充血性脾肿大骨髓纤维化等。

血小板减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

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往往也伴有血小板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症,都是典型的血小板功能低下的疾病,但在心脑血管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糖尿病、肿瘤及外科手术中,血小板功能增高,是血栓产生的重要原因。

确诊为血小板减少疾病,不要着急,积极治疗,无极县红十字血康医院主要采用中药调理治疗,疗效稳定,副作用小,康复热线:400-1818958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