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苏州血液学学术会议于10月11日至13日在苏州国际会议酒店举办。自2008年以来,由阮长耿院士发起的苏州血液学学术会议已成为苏州血液学科的品牌学术活动,成为了苏州在血液学领域的一张名片。每年十月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苏州,交流科研成果,展望学术前沿,每年的苏州血液学学术会议已经成为了国内血液学界的一件盛事。
关于急性白血病的治疗,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显著的进展和趋势。首先,精准诊断在指导治疗方面的应用日益重要。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现已结合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危险度和治疗反应,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
在治疗手段上,近年来也涌现出许多新的靶向药物。例如,TKI、FLT-3抑制剂和BCL-2抑制剂等新药物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急性白血病的治疗选择。
免疫治疗同样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抗体疗法,针对
此外,传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也在不断优化。随着对预处理方案、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防治以及相关并发症管理的改进,无论是全相合供体、无关供体还是单倍体供体的移植效果均有了显著提升。
精准医疗的核心在于精准诊断与精准治疗,它强调在整体化的框架下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急性白血病为例,我们的治疗策略包括化疗、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等,形成一个整体的治疗体系。然而,不同患者因其独特的生物特征和病理状态,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有机结合,这就是我所提到的“整体中的个体化治疗”。
在整体治疗思路中,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例如,某些患者可能表现出特定的靶基因,而另一些则不具备。这时,在选择靶向治疗时,我们会优先考虑对有靶点的患者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而对没有靶点的患者则无需使用这些药物。以CAR-T细胞疗法为例,它并不适合所有患者,我们必须依据患者的个体特征,比如抗原或靶点的表达情况,来决定是否给予这种治疗。
此外,干细胞移植仍然是治疗急性白血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进行此类移植。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风险等级和治疗反应,最终决定是否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这充分体现了精准医疗的个体化原则
对于中国的临床医学而言,虽然我们的医生在治疗手段上并不逊色于国外,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仍存在显著差距。以白血病的精准诊治、靶向药物和CAR-T疗法的出现为例,这些新方法的成功依赖于基础研究的进展。否则,我们将始终处于追赶的状态。
近年来,国内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痛点。特别是在肿瘤治疗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愈发突出。随着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未来我们有望实现更多原创性的治疗方法和手段。
医学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基础医学研究的发展。基础医学为临床医学提供新的理论和观点,推动其进步;同时,临床实践中的需求也反过来促进基础医学的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将推动我们整体医学水平的提升。
再障 (>2000)
白血病(>1600)
血小板减少(>1500)
MDS(>1000)
淋巴瘤(>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