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65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于12月9日-12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近年来,中国临床研究发展迅速,我国在世界血液学领域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加。作为中国疫情政策开放后的第一届ASH年会,越来越多中国的专家学者踏上了ASH年会的舞台,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观点和经验。
我参加ASH年会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去年中国因为新冠疫情,没有成行,仅有马军教授等几位专家到现场参会,今年再次来到现场参会我倍感亲切。本次ASH年会我国约有460余篇研究入选壁报,60余篇研究入选口头报告,上百人参会,与去年相比,在参会的人数上、研究成果的数量以及质量上,都有了大幅的提高。此外,本次参会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年轻一代中青年医生已经崛起,他们的亮眼表现为今年的ASH增添了无限色彩,我感到非常自豪。
血液是一个离不开实验室检测的学科,因此精准诊断对血液疾病诊疗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近年来,血液肿瘤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些进展的一大助力则来自于血液肿瘤精准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无论是传统的白血病的形态学(M)、免疫学(I)、遗传学(C)、还是近年来进展特别迅速的分子生物学检测(M),都发展的十分迅速,与国际相比并没有太大差距。
MRD监测在预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预后分析、指导治疗、复发预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MRD监测主要采用RT-PCR和流式细胞术,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MRD不断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NGS技术不但可以通过检测骨髓或外周血突变基因监测白血病的MRD,还可以检测外周血循环肿瘤DNA(ctDNA)监测淋巴瘤的MRD。此外,采用质谱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的M蛋白作为监测MRD的指标,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尽管新的检测技术如NGS等在血液肿瘤诊疗中已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但目前我国血液肿瘤的精准诊断仍面临一些挑战,特别是NGS检测的标准化、价格、报告周期和检测时间点等问题,仍制约着我国血液肿瘤精准诊疗的发展。但是我相信随着未来个体化、精准医学的发展以及检测技术的不断突破,血液肿瘤领域现有的检测技术会更加完善,助力血液肿瘤精准诊疗不断进步。
邱林 教授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学会(CSCO)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CSCO白血病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病理生理学分会实验血液学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多家血液学和肿瘤学杂志编委
再障 (>2000)
白血病(>1600)
血小板减少(>1500)
MDS(>1000)
淋巴瘤(>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