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病因和发病机制
溶血性贫血的根本原因是
红细胞寿命缩短。造成
红细胞破坏加速的原因可概括分为红细胞本身的内在缺陷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前者多为遗传性溶血,后者引起获得性溶血。
一、红细胞内在缺陷
(一)红细胞膜缺陷
红细胞膜是双层磷脂结构,其间镶嵌着多种膜蛋白,包括红细胞抗原、受体及转运蛋白等,其中一类蛋白称为细胞骨架蛋白与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溶血关系密切。细胞骨架蛋白由谱蛋白、锚连蛋白、蛋白4.1、蛋白4.2及肌动蛋白等组成,在细胞膜上形成网络结构,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变形性。上述蛋白量或质的缺陷以及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异常可造成多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二)红细胞酶缺陷
已知有20余种红细胞酶缺陷与溶血有关,主要包括糖代谢酶异常和嘌呤及嘧啶代谢酶异常。葡萄糖是红细胞能量代谢的主要底物。红细胞内葡萄糖代谢有两条主要途径:糖酵解途径和磷酸己糖旁路途径。在正常情况下,约有90%的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代谢,产生ATP,为维持红细胞膜功能和各种生物反应提供能量。该途径酶缺陷可造成红细胞能量来源不足,导致细胞膜功能异常,产生溶血,其典型代表是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虽然只有5%~10%葡萄糖通过磷酸己糖旁路途径代谢,但这是红细胞产生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唯一来源。NADPH是谷胱甘肽代谢的重要辅酶。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重要生理物质。磷酸己糖旁路代谢缺陷的结果造成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减少,细胞易受氧化损伤,发生溶血。某些嘌呤及嘧啶代谢酶异常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如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症及腺苷酸激酶缺乏症等。
(三)珠蛋白异常
包括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异常
血红蛋白病)或肽链合成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造成溶血的机制是异常
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易形成聚合体、结晶体或包涵体,造成红细胞变形性降低,通过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特别是脾脏时破坏增加。
二、红细胞外部因素异常
(一)免疫性因素
免疫性溶血是抗原抗体介导的红细胞破坏。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温抗体型抗体为不完全抗体,与红细胞结合后,致敏红细胞 在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或清除,是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冷抗体型多为完全抗体,可使红细胞直接在血管内破坏。
血型不合输血亦可造成血管内溶血。新生儿溶血病是因为母婴血型不合,母亲产生的抗胎儿血型IgG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造成溶血,最常见的是ABO血型不合,其次是Rh血型不合。
(二)非免疫性因素
①物理和创伤性因素:人工心脏瓣膜可引起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置换。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因为微血管内皮损伤或纤维蛋白网络形成,红细胞在强迫通过狭窄的管腔时,造成红细胞撕裂及破坏,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血栓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行军性
血红蛋白尿症是敏感个体参与足底与硬地面长时间剧烈接触的活动如行军和赛跑而造成的红细胞机械性破坏,出现一过性
血红蛋白尿。烧伤可直接破坏红细胞。②生物因素:多种感染可引起溶血。原虫感染造成的溶血以疟疾最为常见,疟原虫侵入红细胞造成其破坏。其他还有非洲锥虫病、弓形体病和黑热病等。严重细菌感染如败血症也可造成溶血。③化学因素:某些化学物质(包括药物)和毒物可以通过氧化或非氧化作用破坏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对氧化性物质特别敏感。某些毒蛇的蛇毒中含有溶血成分,咬伤后可出现溶血。④其他: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溶血病,在我国比较常见。患者的受累红细胞对补体介导的溶血敏感性增高,造成血管内溶血。
三、溶血发生的场所
红细胞破坏可发生于血循环中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分别称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血管内溶血临床表现常较为明显,并伴有
血红蛋白血症(hemoglubinemia)
血红蛋白尿(hemoglubinuria)和含铁血黄素尿(hemosiderinuria)。血管外溶血主要发生于脾脏,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可有血清游离血红素轻度升高,不出现
血红蛋白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