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黄疸”“积聚”“虚劳”辨证。中医认为溶血性贫血属于“虚劳”“黄疸”范畴。一般无黄疸者按虚劳辨证,有黄疸者按黄疸辨证。《灵枢 。经脉篇》中说“脾足太阴之脉, 。。。。是主脾所生病者,溏瘕泄,水闭,黄疸。”认为黄疸为脾病。《千金要方。病源。胎胆侯》对新生儿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及症状描述甚祥:“小儿在胎,其母脏气有热,熏热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胆也。”其“又有百日、半岁小儿,非关伤寒温病,而身微黄者,亦是胃热,慎不可炙也”的描述与家族性溶血性贫血相似。而《千金翼方》之“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少腹满急,小便难”记载与溶血性贫血表现相似。《金匮要略》中说“病黄疸,。。。。从湿得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认为黄疸的治疗应以祛湿利小便为法。
中医病因病机
1、湿热内蕴
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者脾胃虚弱,失于运化,导致湿浊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出现正虚邪实之证。湿热内蕴,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现正虚邪实之症。湿热毒邪甚者,其发病迅速,病情急重而见寒战、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
2、气血两虚
饮食所伤、劳倦过度损伤脾胃,气血化源不足或久病经治疗后,邪去正虚,而见气血两虚。气血不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失养则见乏力、心悸气短、面色唇甲色淡等证。
3、正虚淤阻
病程日久、湿热郁阻,阻碍气机,气为血之帅,气机不畅则血行不畅而见淤血内停;或气血虚弱,气不运血,血行迟滞致淤血内停,而见气血虚弱,湿热之邪留滞不去,淤血内停之证。
4、肾虚寒凝
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之阳气,若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或久病伤肾致肾阳亏虚,则见形寒肢冷,夜尿频多,腰背酸痛;阳虚生内,且易为寒邪所伤,故阳气虚弱之人复感寒湿之邪,内外皆寒,寒湿阻滞,胆汁不循常道见身目具黄、小便色深;中阳不达四末,寒凝血瘀而见四肢寒冷,口唇爪甲青紫,麻木甚至刺痛,遇寒则重。
辩证论治
1、湿热内蕴
证
身目发黄,小便色深,甚如酱油色,乏力气短,头晕,心悸,唇甲色淡,严重者见恶寒发热,腰背酸痛,,其黄染迅速加深,舌淡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
益气养血,兼清湿热,方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蒿4g五苓散(猪苓、茯苓、泽泻、白术、桂枝)2g,人参10g,何首乌15g,熟地黄15g。
方解
猪苓、茯苓、泽泻甘淡渗湿;白术、桂枝健脾祛湿,通阳化气;茵陈蒿清热利湿退黄,人参、何首乌、熟地黄益气养血。热毒较甚,见黄染迅速加深,恶寒发热、腰背酸痛者,去桂枝,加水牛角、栀子、生地黄、黄连清热解毒。
2、气血两虚
证
面色萎黄,乏力,心悸气短,头晕,唇甲色淡,神疲懒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
益气养血,兼清湿热,方用八珍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