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追根溯源——基于患者及医生调研,明晰我国MM未满足需求
近年来,我国MM发病呈上升趋势、年轻化趋势。新药时代,在长期生存已获得改善的前提下,患者对生活质量发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此外,虽然目前已有研究评估我国真实世界MM疾病负担、诊疗模式及患者生活质量,但尚无相关探索呈现MM患者的经济负担、治疗满意度及未满足需求,为填补真实世界中该部分空白,并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参考,蓝皮书应运而生。
本次参与调研的医生和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区,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根据患者自报结局和临床医生观点,从患者发病、就诊、确诊、治疗、转归整个病程中,进行不同维度、全方位的评价,以明确我国MM临床诊疗模式、治疗未满足需求,以及患者经济负担、生存质量及对不同方案的治疗满意度,并以此撰写、发布蓝皮书。
添砖加瓦——蓝皮书发布意义重大,助力多维度MM患者洞察
发现一:各级医院诊疗水平不一,患者面临误诊漏诊、治疗决策参与度低问题
MM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近2/3患者出现症状后的首诊科室为骨科,仅7%的患者会直接前往血液科或肿瘤科;42%的患者在确诊前被误诊为MM之外的疾病。调研发现,其他三级医院的误诊率显著高于三甲医院(中位误诊率:30% vs 20%)。对于首次就诊科室非血液科/肿瘤科的患者,通常会辗转多个科室,其确诊时间将延长,进而影响MM最终治疗效果。因此,需加强各科室医生疾病教育、开展院内疾病培训、完善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以促进多学科联动,尤其是与骨科的学科联动,从而提升整体诊疗水平,以实现早期精准诊断。此外,绝大部分患者对MM疗效术语和创新疗法认知度低,故需加强疾病科普力度,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提高患者在治疗决策中的参与度。
发现二:患者面临生活质量差、经济负担重
调研显示,患者平均EQ-5D效用值为0.80(±0.21),远低于中国健康人群效用值(0.96)。疼痛/不舒服(72%)和焦虑/沮丧(65%)是严重影响MM患者生命质量的两个维度。其中,QLQ-MY20量表结果显示,超过一半(54%)的MM患者会感到骨痛。此外,PHQ-4自评量表结果表明患者心理精神健康受疾病影响亦较大:约7成(67%)的MM患者在过去两周内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一半以上(53%)的患者曾感到沮丧、焦虑或绝望;约六成(59%)的患者被紧张焦虑的感觉所困扰过;约4成(44%)患者因无法停止或控制焦虑而感到困扰。故治疗疾病过程中应关注患者心理健康。
患者年平均治疗费用远超过人均年收入,大部分患者无力承担所有治疗费用。目前医保可为患者减轻治疗费用的压力,但自费压力仍较大,患者年均自费治疗相关总费用占年均治疗总支出的47%。亟需性价比更高的新药或新疗法减轻患者经济压力。
发现三:患者治疗满意度低、对治疗的期待仍偏向延长生命
TQSM-II量表结果显示:调研中患者治疗的满意度整体低于医生端(患者及医生对治疗的整体满意度中位评分分别为66.7和83.3),说明医生与患者存在认知差异,患者对治疗结果与生活质量有着更高期待。45%的患者表示药物可及性和便捷程度低,患者迫切需要更多创新疗法。可见患者对于治疗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便利性的满意程度有更高期待。同时,调研结果显示,患者偏向于选择可以延长生命(86%)、阻止疾病进展(80%)和改善疾病症状(61%)的治疗方案,且患者仍深受周围神经病变(47%)、疲劳(38%)和白细胞减少(37%)等药物不良反应的困扰。
对此,MM患者希望未来有副作用小、且疗效好的治疗药物上市并普及,甚至纳入医保,从而更好满足其期望延长生命的需求。
补足短板——迈向新药时代,创新疗法构建多元希望
MM领域目前在研新药数量较多,随着更多新药的上市,将进一步优化MM的治疗,为我国患者带来更多获益。其中,备受关注的新型CD38单抗艾沙妥昔单抗(Isa)表现出显著疗效,研究表明,以Isa为基础的方案在适合移植新诊断MM中可诱导深度和持久缓解3;且患者接受Isa联合治疗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以维持4。近年来,CAR-T细胞疗法也发展迅速,目前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MA)靶点的CAR-T研究结果较为理想5。此外,BCMAxCD3双特异性抗体也在RRMM中展现出良好治疗潜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