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疲劳以及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等,这些症状与MM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OL)密切相关。抗骨髓瘤治疗的进展提高了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和预期寿命,但也伴随着多种副作用,可能影响MM患者的QOL。
临床试验和临床实践中的患者报告结局(PRO)评估是治疗决策、症状监测和患者满意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对于MM患者,PRO评估可用来衡量患者身体、心理状况和功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也支持将PRO作为临床试验中患者治疗效果的衡量标准。
Elranatamab是一种人源化双特异性抗体,能同时靶向表达BCMA的MM细胞和表达CD3的T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agnetisMM-3(NCT04649359)是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非随机、II期研究,评估了elranatamab单药治疗复发难治性MM(RRM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来自法国的研究者介绍了MagnetisMM-3研究中的PRO。
01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患者≥18岁,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标准,伴有可测量的病变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能状态评分≤2。入组患者对至少一种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和抗CD38单抗难治且对最后一次抗骨髓瘤治疗复发或难治。研究分为两组,A组患者既往未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B组患者既往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持续伴有≥2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既往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存在不可控的活动性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和/或既往接受过抗BCMA双特异性抗体治疗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所有患者均接受剂量递增的elranatamab皮下注射(第1天[D1] 12mg,D4 32mg),D8开始,患者每周接受全剂量76mg。剂量周期(C)为28天,可根据elranatamab治疗相关毒性或周围神经病变调整剂量。PRO为MagnetisMM-3研究的探索性终点。数据截止至2023年3月14日,即最后一例患者初始剂量治疗后15个月左右。
02
研究结果
基线特征
本次PRO分析基于MagnetisMM-3研究中123例既往未接受过BCMA治疗和64例既往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数据,最后一例患者初始剂量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4.7个月。既往未接受/接受过BCMA治疗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68.0(范围:36-89)岁和67.0(范围:41-84)岁。患者基线特征详见表1。两组队列中,大多数患者伴有三重难治性疾病(A组,96.7%;B组,96.9%),其中,分别有42.3%和51.6%既往未接受/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伴有五药难治性疾病。
表1
QLQ-30
既往未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从C4D1(−6.7[−13.0至−0.4])开始疼痛明显减轻,且维持至C12D1。既往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从C3D15开始疼痛明显减轻,且维持至C5D1。此后,疼痛评分接近基线水平且变化较大(图1)。
图1
QLQ-MY20
骨髓瘤特异性QLQ-MY20问卷结果显示,既往未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从C5D1(−6.9[−10.6至−3.1])开始疾病症状明显减轻,且维持至C12D1。既往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疾病症状也有所减轻,从C2D1(−9.9[−17.4至−2.4])开始观察到疾病症状明显减轻,且维持至C12D1(图2)。
图2
EQ-5D
通过EQ-5D问卷评估,既往未接受过BCMA治疗患者的总体QOL一直维持在基线水平,直至C11D1,研究者观察到轻微改善并维持至C12D1。在既往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QOL改善趋势(图3)。
图3
PGIC
通过首次PGIC评估(C1D15),既往未接受/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40.2%和52.6%患者观察到疾病症状有所改善(“好一点”或“好很多”)。在既往未接受/接受过BCMA治疗的患者中,这些改善分别维持至C5D1和C2D15(图4)。
图4
03
研究结论
该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elranatamab均维持或改善了MM患者的疾病症状和总体健康状况。因此,除elranatamab临床获益外,其还可能维持或改善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RRMM患者的Q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