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一、低血糖管理——警惕风险因素,识别初期征兆,掌握应对策略
1.警惕危险因素
低血糖通常指血糖<3.9 mmol/L。低血糖常见原因包括以下5点,往往从饮食、运动、胰岛素入手,就能明确低血糖的原因。
(1)用餐过晚;
(2)食量不足;
(3)胰岛素过量;
(4)运动量过大;
(5)运动前未加餐。
患者可能会因有表1中的不适症状,而感觉到自己“低血糖”。低血糖按照程度分为轻度(3.0 mmol/L≤血糖<3.9 mmol/L)、中度(血糖<3.0 mmol/L)和重度(无具体数值,通常指
表1 不同程度低血糖的症状体征和处理建议
2.识别初期征兆
低血糖的不适症状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害怕。低血糖如未得到及时处置,短期有可能进展为重度低血糖(如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需要他人协助的情况)而出现昏迷等情况,所以患者出现低血糖时务必需有老师或校医全程陪同。
3.掌握应对策略
针对有 T1DM 患者的学校,学校医务人员还应接受低血糖处理的相关培训。每位患者每次出现低血糖时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有时患者可能并没有感受到低血糖的症状。对于习惯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低血糖的症状可能在血糖非常低时才会出现。不同程度低血糖的处理建议不同,具体如表1。
➤出现轻中度低血糖时,建议患者进食含10~15 g
➤如果低血糖症状仍持续或血糖仍<3.9 mmol/L,继续重复进食。
➤如果距离下一餐还有1~2 h的时间,可以再吃一小块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零食(如饼干或奶酪)。
➤低血糖纠正后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再发低血糖。
二、高血糖管理——防范诱因,识别症状,掌握应对之策
血糖>10.0 mmol/L即为高血糖,血糖>13.9 mmol/L时需高度重视并尽快处理,因为血糖继续升高有可能出现
(1)进食过多;
(2)胰岛素不足;
(3)运动量减少;
(4)感染;
(5)应激;
(6)胰岛素泵故障或注射部位硬结。
如果患者反复出现高血糖,请至内分泌科就诊调整降糖方案。高血糖按照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程度高血糖临床表现和处理建议都不一样,具体如表2。患者高血糖时可能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相应老师应允许患者上课期间饮水及使用卫生间。
表2 不同程度高血糖的症状体征和处理建议
三、呼吁家校融合——提升心理疏导与疾病科学认知
糖尿病没有传染性,并且是可控的。血糖控制良好的 T1DM 患者与健康学生无异,学校可以放心接纳患 T1DM 患者,给予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与 T1DM 共存不仅是 T1DM 患者需要面临的挑战,亦是他们的家庭、学校、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T1DM 患者的健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努力。目前大多人仍缺乏对 T1DM 的科学认识,容易对 T1DM 患者产生歧视,家长出于对患者的保护,会选择隐瞒病情;而当患者得知自己的身体与别人不同时,自然也不愿意公开病情。然而,患者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家长与学校保持
若患者和家长选择公开病情,建议家长可以主动和学校沟通患者的病情,必要时可以签订免责协议。向学校提供多个紧急联系人和电话号码,保持电话畅通,以便学校在有事时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家长应负责提供患者所需的所有设备、用品、零食和应急物品,并且和学校建立联系,以便在物资不足时及时补充。另外,家长应尽早让患者学习独立管理,这样可以让家校融合变得更加容易。学校应该尽可能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校园中营造和平友善的氛围,培养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好习惯,避免校园霸凌的发生。
四、做好应急灾备——未雨绸缪,应对突发事件
食物和胰岛素是 T1DM 患者的生存必需品。既需要充足的食物来预防低血糖,又需要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以避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现突发灾难、应急隔离等情况时,建议启动应急方案支持 T1DM 患者。
(一)处理原则
T1DM 管理需要在进食、活动与胰岛素使用间取得平衡。突发灾难时,滞留学校的患者活动量及食物供给会有别于平时。面对灾难时机体产生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
(二)应急物资
建议家长在学年开始时就准备好应急包,以备不时之需。应急包内建议包含如下物资:
(1)
(2)血酮试纸或尿酮试纸(附说明书);
(3)胰岛素(附说明书):未开封时可储存在 4 ℃冰箱,但灾难期间冰箱可能无法使用,此时将其放置在阴凉处储存;胰岛素包装上注明带到学校的日期和实际开封的日期,并留意有效期;
(4)胰岛素注射器/胰岛素笔及相关耗材;
(5)酒精棉片或
(6)纠正低血糖的食物,如葡萄糖片、糖果、
(7)糖尿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治疗方案、血糖控制目标等内容;
(8)日记本:记录血糖值、胰岛素剂量及进食运动情况。
建议家长定期检查应急包,对于已过期或失效的物资及时更换。应急包同样适用于患者出游、隔离等特殊情况。
(三)处理要点
1.胰岛素注射:T1DM 患者没有胰岛素是无法生存的。突发自然灾难时,如果患者无法获取胰岛素或无法自行注射胰岛素,需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或老师采取应对措施。
2.血糖监测:患者有任何不适时,都建议监测血糖。如果患者血糖<3.9 mmol/L,尽快让患者进食能够快速吸收的含糖食物,如一勺蜂蜜、几颗糖果等,具体可参考本文的“低血糖”章节。如血糖>13.9 mmol/L,建议监测血酮或尿酮,如果酮体阳性或强阳性,建议尽快联系医生,等候期间多饮水。
3.营养供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次进餐时建议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如面包、水果、饼干、干果、谷类、果汁、薯片、牛奶等)和蛋白质(如奶酪、肉类、海鲜、花生等)的食物。
五、心理管理与社会支持
T1DM 患者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T1DM 患者需要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每天进行多次胰岛素注射或使用胰岛素泵,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另一方面,由于血糖波动,患者需要较频繁地监测血糖,并及时纠正高血糖和低血糖。这些挑战可能使患者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T1DM 患者良好的心理管理,需要患者、家长、学校、医院、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医务人员接诊 T1DM 患者时,应注意沟通,关注患者的心理和情感状况,与患者建立基于同理心的合作关系。家庭和学校是防控 T1DM 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坚强后盾。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在校情况,情感上多给予关爱和理解,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鼓励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此外,可利用新的糖尿病管理技术(如胰岛素泵、CGM 等)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疾病负担。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 T1DM 管理的社会支持体系:
(1)加强人员培训:对学校相关人员,如校医、护理人员、班主任以及志愿者进行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以及常见问题处理的培训;
(2)制定应急计划:包括症状识别、通知家长、呼叫急救人员、提供应急用品等;
(3)建立沟通系统:指定至少一名学校人员作为和家长/监护人的联络员,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健康状况和学习情况,确保信息共享;
(4)制定合理的饮食运动计划:关注学生的饮食运动情况,确保 T1DM 患者在学校能够按时进餐、规律运动,并在低血糖时能及时进食;
(5)营造支持性环境:倡导对 T1DM 患者的理解和包容,减少歧视和误解,为他们营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文后还附有在校 T1DM 管理建议及 T1DM 患者情况沟通信(附录1~3),家校融合以做好 T1DM 患者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