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修订后,核酸检测指南也有了重大调整。
3月22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的通知》,主要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传播隐匿等特点修订,并提出全新要求。
1.“全员检测”变为“区域监测”。
将第二版《通知》中的“全员”修改为“区域”,区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决定。
第三版《通知》中的“区域”包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区域可能小到一个楼栋,也可能大到全市范围。
2. 24小时内,必须完成全部检测。
第三版《通知》明确调整,各区市不区分人口规模,均按照24小时内完成全市核酸检测的目标匹配采样和检测力量。如果必要,可通过区域内协同支援予以保障;必要时,可申请全国支援。
原则上,全部采样任务应当在6小时内完成;确有困难的,可在12小时内完成。此外,要力争群众排队时间不超过20分钟,避免交叉感染。为“黄码”人员单独开设检测通道。
3.增加采样方式,减少采样工作量。
第二版《通知》要求,隔离点及其他重点人群应单采单检,封闭小区(封闭到户)1户1管,其他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5混1或10混1开展检测。
第三版《通知》取消了5混1,增加了20混1,进一步缩减了采样人员工作量。
4.增加采样台人手,给每个采样台增加人手。
国家考虑到大规模核酸检测人员密集,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在采样速度和单个采样台任务量方面,均作了大幅缩减。
5.单采检测阳性患者,不再通知定点医疗机构。
第二版:流程为通知定点医疗机构准备接收该阳性感染者;第三版:改为“通知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准备接收该阳性感染者”。
此外,混采检测阳性处置工作应在6小时内完成单采复核。进行单采复核时要求鼻咽、口咽双采单检。
6.成立9个工作专班,特事特办。
第二版《通知》只要求组建应急队伍,但临时“搭台”无法保证检测工作快速落地。
第三版《通知》以设区市为单位,避免将工作任务简单分割下派给县区。特别成立9个工作组,大事小情都能照顾到位,实时待命为核酸检测工作服务。
7.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速。
在第三版《通知》中提到了抗原检测。各地可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作为区域核酸检测补充手段,研究细化实施方案后组织实施。
这次核酸检测调整得特别及时,希望能大幅度地减轻基层核酸检测压力大的问题,快速跑赢病毒,早日迎来战疫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