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09年01月05日
  • 新媒体

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
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以前由于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将血液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血常规的检查项目可达十几项之多。
  红细胞(R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3.5—5.0 X 10的12次方/ 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1.男性:120~160g/L(12-16g/dl);
  2.女性: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血红蛋白测定更加精确。贫血时,两者均下降,但下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而恶性贫血则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多。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 110g/L);
  中度(血红蛋白<90g/L);
  重度(血红蛋白<60g/L);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参考值
  1.红细胞压积:男性:42%--49%;女性:37%--48%;
  2.红细胞平均直径(MCD):7.33土0.29μm;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 (80—94μm的3次方);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6—32pg;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50g/L;
  6.细胞生存时间:110—130天;
  7.红细胞半生存时间:26—34天;
  8.循环红细胞量:29.1--30.3ml/kg体重;
  9.网织红细胞数:0.5%~1.5%,24--84X 10的9次方/L (2.4万—8.4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对贫血、各种血液病以及某些严重性疾病较具意义。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严重肝病、弥漫性毛细血管溶血(DIC)、尿毒症、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
  白细胞(WBC)总数
  正常参考值
  1.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
  2.儿童:5.0—12X10的9次方/L(5000—12000/mm的3次方);
  3.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对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放射性疾病、血液病、过敏性疾病等的检测。具体见白细胞分类计数。
  说明
  白细胞除了参考其总数变化外,较为重要的是分析其分类的变化,详见下述。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中性粒白细胞的核象变化问题,因为就临床常见的情况而言,对核象变化的分析具有很实际的意义。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主要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
  白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0.08—0.25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细胞称为核左移,严重者表现为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核左移表示患者感染严重,机体反应强烈。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核左移显著,常表示感染极重,可能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老年人感染时,白细胞虽低(或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有核左移,与骨髓释放功能障碍及白细胞边缘池分布状态有关。
  白细胞核右移
  核分叶在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于5%时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减少,是造血功能衰竭的表现。常见于恶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后。
  白细胞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分布不均匀、黑蓝色粗大颗粒,可能因为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颗粒发生变性。毒性颗粒如鉴别有困难时,可用美兰染色法,正常颗粒不被染色(或呈针尖样颗粒),中毒颗粒呈深蓝色粗大颗粒。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
  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
  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
  4.淋巴细胞:20%--40%(0.40--0.60);
  5.单核细胞:1%--8%(0.01--0.08);
  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增加
  ①急性感染:如大叶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胆囊炎、肾盂肾炎、乙型脑炎、麻疹、钩端螺旋体病、回归热、急性血吸虫病等;
  ②白血病及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③急性中毒:糖尿病酮中毒、慢性肾炎尿毒症、妊娠中毒症;急性汞、铅中毒、安眠药中毒、某些药物过敏或过敏性休克;
  ④急性失血:尤其是内出血;
  ⑤严重创伤:如车祸、烧伤、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等;
  ⑥生理性增多:如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感染:如伤寒、布氏杆菌病、病毒感染、疟疾、黑热病或全身性严重感染。②骨髓病变: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等;③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④化学品、药物或放射性损伤:如苯中毒、氯霉素、氨基比林、他巴唑、抗癌药、磺胺类、砷剂、放射治疗等;⑤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吞噬功能加强:如脾功能亢进。
  2.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①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花粉过敏、血清病等;
  ②寄生虫病:侵入组织的急性血吸虫病、丝虫病、幼虫移行症可明显升高;
  ③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嗜酸细胞增多的程度与皮肤受损范围的大小呈正比;
  ④某些血液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等;
  ⑤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前期、烧伤等;
  ⑥其他:如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接受放射治疗者。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①伤寒、副伤寒早期嗜酸性粒细胞可以消失或减少;
  ②应激状态或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减少。
  3.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癌转移、铅、铋中毒、化疗和过敏性疾病。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无意义。
  4.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增多
  ①百日咳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可高达0.60—0.80;
  ②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异常淋巴细胞可占0.20--0.50;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血象中大多为小淋巴细胞;
  ③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出血热等都可以增多;
  ④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别是慢性淋巴白血病,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其次是淋巴瘤细胞白血病;
  ⑤中性粒细胞减少时,淋巴细胞相对性增多,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⑥肾移植术后排异前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高;
  ⑦婴幼儿、尤其在发生佝偻病及营养不良时。
  淋巴细胞减少
  ①过度放射损伤:淋巴细胞减少的程度与放射剂量成正比,并出现微核等核变性的形态;
  ②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
  ③淋巴细胞相对减少:急性传染病或细胞免疫缺陷病等,由于中性粒细胞增多而致淋巴细胞百分率减低,
  5.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
  ①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活动性肺结核、急性感染的恢复期;
  ②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何杰金病、粒细胞缺乏恢复期。
  单核细胞减少
  临床意义不大.
  全血细胞减少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液中主要的三种细胞(中性粒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又称为三系细胞减
  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重金属中毒、重症感染等
  6.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数虽可从白细胞总数及分类间接地求得,但不如直接法准确有时必要做直接计数来
  查明其增多的程度。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含有伊红的低渗溶液中被染戒红色,而红细胞及其他白细胞破裂或溶解。临床上常用作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或急性传染病、外科手术及烧伤病人预后的估计血小板计数(BPC)。
  血小板计数(BPC)
  正常参考值:100--300 X10的9次方/L(10万—3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血小板的数量、功能与止血、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血小板板小于80 X 10的9次方/L为血小板减少,30—50 X 10的9次方/L时可自发紫癜,20—30 X 10的9次方/L 时可能有内脏大出血。血小板计数大于800 X 10的9次方/L 为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减少可见于
  1.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强烈化疗后;
  2.血小板破坏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体外循环、系统性红斑狼疮;
  3.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家族性血小板减少;
  4.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灰色血小板综合征异常等。
  血小板增加可见于
  1.骨髓增殖性疾病:原发性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纤维化早期;
  2.急性反应: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感染、脾切除术后。
  说明
  血小板一天内的变动可相差6%—10%;静脉血比毛细血管高10%左右;剧烈运动和冬季数量增高;月经时减少,月经后逐渐增高;高山居民可有生理性血小板增高。
  血糖类检验血清葡萄糖(GLU)
  正常参考值
  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 mmol/L(70—110 mg/gl)
  临床意义
  血糖升高
  1.生理性或暂时性:常在餐后1~2小时或注射葡萄糖后,或情绪紧张时,或注射肾上腺素后血糖会暂时性升高。
  2.高血糖的病变:糖尿病、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垂体前叶机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
  3.颅脑病变:颅脑外伤、脑膜炎等。
  4.机体脱水:如呕吐、腹泻、发热等。
  血糖降低
  1.生理性或暂时性:如饥饿或剧烈运动后,注射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
  2.低血糖病变:胰岛p—细胞瘤、垂体机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机能减退)等。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

上一篇:韭子粥 下一篇:防感冒的小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