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
血液病的认识 目前
白血病病人一旦确诊后,西医以
化疗为主,但
化疗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中药可减轻
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化疗的疗效,防止化疗的耐药性,提高机体免疫力,经正规系统的治疗后,可达到长期无病生存。
在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中,
血液病具有各自的概念、范畴及研究方向。
现代医学认为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有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凡涉及造血系统病理生理并以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均属于
血液病范畴。我们大体可将
血液病划分为
红细胞系统疾病、
白细胞系统疾病,出凝血性疾病及其他一些疾病。
古代
中医文献认为“血”和“液”是两种东西。如《灵枢·决气篇》中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中焦受之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用“血”表示血液。血液的病变称为“血病”,如《素问·九部九候论》有“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经络”之说。而“血液”与“营”、“卫”关系密切,《灵枢.邪客篇》中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又云:“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一样相关,如环无端”。血液的顺从赖于骨髓的坚固,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可见,古代血液的概念指“血”与“营”、“卫”关系甚为密切。血存于骨,行于脉。后也把各种出血征候称之为“血证”,清代唐荣川专著《血证论》是中医血液学第一本专著,晚清流传甚广,是影响最大的医著之一。直到民国年间,《中国医学大辞典》中也只列出一条“血”而没有血液这个名词。1926年谢利恒引进现代学说,首先认为“血”与“血液”是同一概念,他指出“血为人体流质之一种,灌注经脉之中,营养身体各部,且能排泄废物之液体,其色鲜红或暗赤,比水浓重,忧愁气,味咸,性能凝结,在血管及心脏中者,周流全身,谓之血液循环,由赤血球,白血球及血浆组成”。
血液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或肝脾淋巴结肿大,属祖国医学"虚劳""虚损""血证""血枯""亡血""急劳""症积""瘰疠"等范畴。
中医对
血液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形成是由于素体正气不足,饮食失调,后天营养失衡,情志抑郁,脾胃虚弱等因素致使精亏血虚,正气虚损,又感染理化及生物等外邪所伤,各种因素均致气血化生不足,内不能养五脏,外不能御邪固表,终致气血阴阳虚衰而引起各种疾病。
中医学所讲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不节,房劳过度,邪毒等伤及气血脏腑,尤是影响到肝脾肾及骨髓,因而出现血虚及虚劳诸症。例如风寒可以直中三阴,三阴包括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及厥阴肝经,使肝脾肾三脏受损;七情妄动,大怒伤肝;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房劳伤肾,使肾之阴阳亏损;邪毒(包括化学、生物类有害物质)入血伤髓。当这些致病因素影响上述脏腑及造血功能时,不仅出现本脏症状,还会出现血虚征候。《皇帝内经》记载:"精气内夺则积虚成损,积损成劳"。《类证治裁》记载:"凡虚损起于脾胃,劳瘵多起于肾精",也说明这种虚损病由于精气内夺引起,并与脾肾有关。精气气血是人体正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如《内经》记载:"邪气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
血液病人易感染发热,气虚不能摄血,阴虚又生内热,以及外感发热,热伤血络或迫血妄行,皆可引起出血。这是血虚、发热、出血三方面症状的发病机制。
根据
血液病患者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症状体证,
血液病当属祖国医学的"虚劳""血证""温病"的范畴。又与"急劳""热劳""血枯"相似。《医门法律》关于虚劳的论述为,虚劳之症 ,金匮述于血庳之下,可见劳则比劳其精血也。营血伤则内热起,五心常热,目中生花见火,耳内蛙聒蝉鸣,口舌麋烂,不知五味,鼻孔干燥,呼吸不利,怠惰嗜卧,骨软足酸,营行日迟,卫行日疾,营血为卫气所迫,不能内守而脱出于外,或吐或衄,或出二阴之窍,血出即多,营血有立尽而已,不死何待耶。关于急劳和热劳,《圣济总录》中云:“热劳之证,心神烦躁,面赤头痛,眼涩唇焦,身体壮热,烦渴不止,口舌生疮,饮食无味,肢节酸痛,多卧少起,或时盗汗,日见赢瘦者是也"。"急劳之病其证与热劳相似"。关于血枯,《素问》中云"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曰血枯"。
总之,
血液病发病原因不外乎外邪入侵和内伤两方面。外邪主要为温热毒邪,以及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血瘀,痰凝;内伤则主要为气虚及阴血不足。其发生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致使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邪毒内侵深至骨髓,内耗真气精血,阴阳失调,正气衰败,易受外邪侵袭,统摄无权或热迫血行。
出凝血性疾病的病机为血瘀,起因由肝郁化火,或因虚内热;出血之因或由淤血阻络,血行不畅而外溢,或由热迫血行,溢出脉外。
二、
血液病的疾病特点
血液病发病隐匿,起病或急或缓,预后差,治疗费用昂贵,一般需终生用药,生活质量下降,由于机体气血化生不足,或异常血细胞增多所致,
血液病从临床症状上看有如下特点。
贫血症状: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贫血貌,心悸气短,皮肤黏膜、甲床苍白无华。继而引起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恶心、腹泻腹胀,舌痛舌红,表面光滑,口腔炎、舌炎、唇炎及神经系统症状:手足麻木,感觉障碍,行走困难,嗜睡,精神错乱等症状。
出血症状:皮肤有出血点、紫瘢,鼻衄,齿龈出血。妇女月经量过多,吐血、呕血、便血、伤口渗血,眼底出血,严重时内脏大出血,甚至发生致命性颅内出血。发生溶血时,巩膜黄染,有
血红蛋白尿,尿色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有尿道刺激痛、尿不净、膀胱区刺痛不适。
发热由感染引起,低热、高热是本病常见症状。感染部位通常为口腔、鼻咽部、肺部、肛周及皮肤,其次是胃肠道、泌尿道。
血象变化:一般外周血象中全血细胞减少或某些异常血细胞极度增多。
骨髓象变化:骨髓象显示骨髓抑制(增生低下或重度低下)或骨髓增生旺盛(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
中医将
血液病划分为气血两虚、心脾血气虚,日久伤及肝肾,造成肾阳虚、肾阴虚、或肾阴阳两虚。本病仍以脾胃肝肾虚损为本。气虚表现为:气短、乏力、自汗、脉细无力,舌边齿痕。血虚表现为头晕、心悸、面色黄白,甲床苍白,舌质淡。因气属阳,血属阴,病程久者或气血两虚重者常出现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的症状。阴虚表现为低热、手脚心热、盗汗、出血明显、口干舌燥,大便干结,脉细数,舌尖红;阳虚表现为怕冷、手脚凉、浮肿、舌体胖;阴阳两虚表现为两者兼而有之辨证脏腑证候时肾虚者腰酸腿软、夜尿频、性功能减退;脾虚者纳少、便溏、浮肿、四肢乏力。
三、中医护理方面
整体观、动态平衡观和对立统一观是中医护理理论的优势,我们需要调和阴阳,扶正祛邪。随着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医疗市场的变化,临床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实现全程优质服务,将护理工作深入到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五个层面,这与突出中医护理特色,落实整体观,辩证施护的理论依据是相吻合的,在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相得益彰。中医护理专业人员在护理服务中可以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给药、饮食、情志、环境、针灸、按摩、康复等辨证施护技巧,为患者提供连续、简便、经济、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我们在日常护理
血液病患者的工作中体会到,首先要针对
血液病特点做好症状护理,同时在护理全过程中要强调辨证施护,提供给患者健康教育机会,指导他们做好养生训练,对提高患者带病生存时间及提高生命质量有重要意义。
(一)对症护理
1.贫血护理:原则上要加强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气血化生之谷源。依病情轻重决定是否卧床休息,轻、中度贫血者可以散步、打太极拳、扫地、洗少量衣物等。实行动静结合,可以增加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食欲和易于入睡。中度贫血或有明显出血倾向及合并感染的患者,适当限制活动,以免活动过度而致组织耗氧量增加,加重症状。因脑组织缺氧,患者常有头痛头晕易于晕倒,要嘱其勿过多过猛活动防意外发生,鼓励患者多进食,增强抵抗力。宜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如猪肝、豆类、蛋类、新鲜青菜、水果,注意烹调技术,以期味美可口,增进食欲,多进食生花生等补血食品,禁食辛辣、烟酒。贫血严重时遵医嘱输血。
2.出血护理:做好健康宣教,加强情志护理,积极预防出血,常备云南白药。凡出血者不易热敷、热熨、艾灸、防血热妄行。因出血诱因以外伤多见,如咬苹果、啃馒头常引起齿衄,挖耳鼻可致耳衄、鼻衄,如抓皮肤或碰撞后紫斑或出血,吃硬食如煎炸、鸡骨、猪排、鱼刺等常诱发口腔黏膜出血、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和胃出血等,大便干燥可引起肛裂出血。因此要积极对患者做大量的健康教育如:禁挖耳、鼻,禁抓皮肤,保持口腔黏膜湿润,饮食宜软,防大便干燥,避免外伤,预防出血的发生。同时要严密观察病情,预防严重的内脏出血及颅内出血。辨明出血部位,观察出血色、质、量及性质、出血诱因及时间。呕血、便血时要禁食,或软食、流食、半流食。食物不可过硬过烫,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记录血量、次数,及时配合医生为患者输液输血。若患者主诉头痛头昏、烦躁或嗜睡,要观察患者瞳孔是否不等大,血压有否下降,有无恶心、呕吐、颈部强直等并报告医生患者有颅内出血倾向,立即吸氧、头部置冰袋,做好抢救准备,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血压、脉搏、舌象、瞳孔的变化。
3.感染发热的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并要求患者及探视者戴口罩。高热时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或针刺十宣放血、风门穴拔罐降温。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技术。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身各部位的清洁,防破损、防感染。留置针按要求时间留置、定期护理、消毒、更换贴膜。高热患者要卧床休息,烦躁者加床挡防跌伤、坠床。注意口腔护理,中药液含漱,观察神志、体温、汗出、口渴、皮肤、二便、舌象、脉象、药效及药物副作用等。口渴重汗出多可予淡盐水、芦根或石斛煎水代茶饮。中药汤剂宜温服助汗出祛邪。
(二)辨证护理
中医理论素有"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在
血液病护理中我们也要运用中医理论指导,积极开展"同病异护""辨证施护",做到有的放矢,个性化护理。
1.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眼花、腰膝酸软、潮热盗汗、遗精、闭经、乏力口渴、手足心热、舌质红、脉细数或沉细,阴虚内热者常虚火上升,损伤络脉兼见鼻衄、齿衄、皮肤瘀斑等出血症状。实施护理时因阴虚内热、热迫血妄行,要注意观察患者不同部位的出血,及时做好抢救工作。患者阴虚内热发热时要观察体温变化及伴随症状,中药宜偏凉服用、多饮清凉饮料如西瓜汁。加强情志护理,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居住环境宜阴凉。
2.脾肾阳虚型 主证:眩晕心悸、面色无华、畏寒肢冷、腰酸背痛、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倦怠乏力、便溏溲白、舌胖质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有时可伴出血症状,阳虚体弱、易于外感。护理措施:阳虚患者怕冷,病室宜阳面,多穿衣盖被,双足置热水袋,以热助阳,还要进食热食。由于病体虚,正气虚衰,疫毒及六淫之邪易于侵袭,日久加重病情,故指导患者生活器具有节,随天气变化加减衣物,春季防风、夏季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以免病中复感外邪。
3.热度炽盛型 主证:头痛发热、骨骼疼痛、肋下积块、皮下瘀斑、鼻衄、齿衄,或高热神昏、烦躁不安、面色红、气粗、舌质红、苔黄、脉数无力等。此型患者发病急、变化快、易悲观,因此耐心细致的情志护理尤为重要。同时患者临床热象更重,要注意保持病室空气新鲜、通风、温湿度适宜、安静舒适。嘱患者多饮水、多休息、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忌辛辣刺激、忌烟酒,避免粗糙硬固食物,合并出血严密观察病情。
4.气阴两虚型 主证:面色苍白、头晕心悸、气短乏力、多寐懒言、自汗盗汗、动则气短、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舌质淡有齿痕、脉细。患者素来体质虚弱应多休息、多晒太阳、不宜剧烈运动,外出需有人陪同。饮食有营养、高蛋白、易消化。减少探视。
(三)养生经验浅谈
中医素有"即来之则安之""三分治七分养"的传统思想,中医还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阴阳调和、情志顺畅必对疾病恢复有利。我们倡导病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积极的自娱自乐、下棋、打牌、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散步、打太极拳、做气功,进行足底按摩或音乐疗法,鼓励病友间沟通交流成功经验,同时鼓励患者进行食疗,多进食益气补血食品,或含服西洋参片补助正气。
总之,适宜的动静结合,有助于气血生化,有利于
血液病患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