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是变态反应发生在毛细血管引起无菌性血管炎的疾病。但其病变常侵犯的是皮肤、消化道、关节和肾脏。所以临床症状也以此四方面为主。
过敏性紫癜属于第Ⅲ型变态反应,即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沉着到小血管壁上。引发的原因有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食物中的特殊蛋白(牛奶、鸡蛋、鱼虾)、药物、花粉(植物蛋白)、昆虫叮咬、疫苗接种。这些过敏原只对某些人造成致命,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过敏性紫癜发病一般较急,少数缓慢,约50~90%病儿于发病前1~3周可查到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皮疹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其特点是:多发生在下肢的踝关节周围,其次为臀部、上肢,躯干甚少。皮疹初为小的荨麻疹,压之可退色,其后颜色加深,中心部发生点状皮下出血,逐渐增大,压之不退色,可融合成一大片。消退后不留痕迹。与皮疹发生的同时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发生消化道症状,表现为腹部绞痛,呕吐,甚至有粘液血便;此外,约有半数孩子出现多发性关节炎或关节痛,多见于膝关节和踝关节,呈游走性;还有部分孩子发生肾炎,出现蛋白尿、血尿。
过敏性紫癜,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用的治疗措施是卧床休息,积极治疗感染,尽可能寻找并除去致病因素,对怀疑可能为引起本病的食物和药物,均应避免食用或服用。还可考虑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以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增进断裂毛细血管的回缩作用。另外,可应用抗组织胺药物,或静脉注射钙剂脱敏;用维生素C及路丁改变血管脆性;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改善腹痛和关节症状,以及用犀角地黄汤加味,达到清热解毒、凉血、化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