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11年05月01日
  • 新媒体

血液病的实验室检查(2)

 

(二)基因诊断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使许多疾病可进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直接针对致病基因,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可以深入探讨基因变异类型与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关系,对已经兴起的基因治疗更具重要依据。血液学是分子生物学渗透最深入,应用得最早和最广泛的学科,现将当前常用基因诊断的血液病列于表1-3中。

1- 3常用基因诊断的血液病

疾病

基因变异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α-珠蛋白基因缺失、点突变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框架移位,少数为基因缺失

血友病A

Ⅷ因子基因缺失、点突变、或基因倒位

血友病B

Ⅸ因子基因缺失、插入、或点突变

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

T细胞受体基因α、β、γ基因内重排,涉及原癌基因c-myc的基因间重排

B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

免疫球蛋白轻链及重链基因内重排涉及原癌基因c-myc,bcl-1,bcl-2,C-abl的基因间重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癌基因C-abl和C-sis(bcr区)的基因间重排,bcr/abl融合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A酸受体基因(RARα)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七、造血细胞的培养和测试技术  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无特定的形态特征,因而不能用一般方法识别它们。在体外如有合适的条件培养液,特异性的刺激因子、温度、湿度等条件,造血祖细胞可以生存并增殖分化形成一个子细胞集落,从所形成集落的数量和形态可反映该祖细胞的数量和增殖分化潜能。每一个祖细胞称一个集落形成单位。目前可以测定的有 CFU-GEMM、CFU-L、CFU-G、CFU-M、CFU-Meg、CFU-E、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BFU-E)、纤维母细胞祖细胞(CFU- F)、和白血病祖细胞(CFU-Leu)。

造血细胞培养技术的临床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协助诊断各种血液病  如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多数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的CFU-GM、CFU-E、BFU-E均明显降低;而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则可比正常高10倍至50倍左右;在急性白血病中除粒系、红系集落明显减少外,多数仅能形成集簇。祖细胞培养对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判断预后也有一定帮助,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用不同细胞和血清成分的组合培养,可以将该病分为造血干细胞缺乏、体液调节因子异常和微环境缺陷等不同类型。

2、测定血清中是否存在刺激或抑制造血的活性物质,或测定是否有抑制性细胞成分,可用正常骨髓细胞加入待测的血清或提纯的某种成分后进行培养,也可将待测细胞与正常细胞混合培养观察集落形成的变化。

3、研究药物对造血细胞的作用  在培养体系中加入一定量的待测药物,观察药物对造血祖细胞的影响。

八、放射性核素检查  应用放射性核素对有关血细胞及其它血液成分进行动力学及病理生理研究,并作骨髓、脾脏扫描显像可以显示血细胞的生成、分布和破坏部位以及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有助于某些血液病的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讨。

(一)血容量测定  血容量大约可视为红细胞容量和血浆容量的总和。应用51Cr及99mTc标记红细胞可测定红细胞容量,应用131I、125I及99mTc标记人血清清蛋白(131I-HAS、125I-HAS、99mTc-HAS)可测定血浆容量。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红细胞容量显著增加,血浆容量往往减少或正常;假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浆容量减少,虽然红细胞比容增高,但全身红细胞容量正常。

(二)红细胞寿命测定  用于标记红细胞的放射性元素有51Cr-铬酸钠和32P- 氟代磷酸二异丙酯,前者由于方法简便,已成为核医学常规检查方法之一。测定红细胞寿命有助于某些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它可作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指标之一。临床上常以22天作为红细胞半生存时间的正常值下限。在测定红细胞寿命的同时,进行肝、脾区体表放射性测定,有助于了解红细胞破坏部位,可供溶血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等选择切脾时参考。

(三)铁代谢检查  放射性铁(59铁)的示踪检测有助于对铁的生化作用、铁的吸收、运转和排泄的了解。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浆铁更新率增加,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浆铁更新率降低或正常。

(四)脾扫描  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然后使其损伤,再注入体内,损伤的红细胞即大部分被脾浓集。根据以上原理进行脾扫描,可显示脾的大小、位置、形态和功能等情况。主要用于:脾定位;了解脾大程度;脾内占位性病变;脾破裂、脾梗死的诊断。

(五)骨髓显像  骨髓主要由造血细胞即实质细胞及非造血细胞等成分组成。在原发性或继发性骨髓疾病时,骨髓成分的数量及功能上可能改变,用骨髓扫描剂使骨髓中具有功能的细胞成分显像,有助于某些骨髓疾病的诊断。主要临床意义有:①骨髓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②探测骨髓局限性病灶;③肿瘤转移到骨髓的诊断;④寻找再障患者骨髓中残余的血细胞生成组织;⑤了解溶血时骨髓造血增加状态;⑥骨髓穿刺活检部位的选定。

其他影像诊断如超声显像、电子计算机体层显像(CT)、磁共振显像(MRI)及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等对血液病的诊断也有很大的帮助。将在以后有关疾病章节中具体讨论。

血液病的实验检查项目繁多,如何从中选择恰当的检查来达到确诊的目的,应综合分析,全面考虑。, nt-family: 宋体; mso-bidi-font-size: 10.5pt">

(三)免疫球蛋白含量及免疫电泳  浆细胞病时所分泌的Ig质和量会发生改变,可以用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宣和免疫电泳加以鉴定。浆细胞恶性增殖时如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细胞来自一个克隆,分泌一种Ig,可有某一类Ig明显增高,其它的Ig则相应降低。在血浆蛋白电泳时在β及γ泳动区常可见一深染的窄带称为“M”带,在免疫电泳时可呈加宽船形弧。

(四)造血细胞调节因子及其受体的测定  多用于研究。

六、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

(一)染色体检查  细胞遗传学在血液肿瘤学中的应用是于1960年开始的,继Ph染色体的发现后,对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染色体异常已进行了广泛研究。血液病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和结构的异常,数量异常分为整倍体异常和非整倍体异常;结构异常有断裂、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等。常见的血液病染色体变化见表1-2。

1- 2各种血液病染色体主要变化

疾病

染色体变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标准易位为t(9;22),变异易位有22号缺失部分易位于3、11、12等染色体上;慢性期约有15%~20%,急变期约有75%~80%患者有其它变化,如+8、i(17q)、双Ph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ML(急粒)

Inv(3)、22q-,t(12P),t(8;21),t(6;9),+8,-7,+4,Inv(16)5q-等,均可复合其它变化

APL(急早幼粒)

t(15;17),可复合其它变化

AmoL(急单)

t(11q),t(8;16)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1;19),t(4;11),t(9;22),t(8;14),6q

淋巴瘤

t(8;14),t(2;8),t(8;22),t(11;14),6q

多发性骨髓瘤

14q+,5q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q,+8,+9,7q,t(8;21),11q

 

(二)基因诊断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已使许多疾病可进行基因诊断,基因诊断直接针对致病基因,不仅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还可以深入探讨基因变异类型与临床进程及预后的关系,对已经兴起的基因治疗更具重要依据。血液学是分子生物学渗透最深入,应用得最早和最广泛的学科,现将当前常用基因诊断的血液病列于表1-3中。

1- 3常用基因诊断的血液病

疾病

基因变异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α-珠蛋白基因缺失、点突变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β-珠蛋白基因点突变,框架移位,少数为基因缺失

血友病A

Ⅷ因子基因缺失、点突变、或基因倒位

血友病B

Ⅸ因子基因缺失、插入、或点突变

T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

T细胞受体基因α、β、γ基因内重排,涉及原癌基因c-myc的基因间重排

B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淋巴瘤

免疫球蛋白轻链及重链基因内重排涉及原癌基因c-myc,bcl-1,bcl-2,C-abl的基因间重排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原癌基因C-abl和C-sis(bcr区)的基因间重排,bcr/abl融合基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维A酸受体基因(RARα)与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PML)形成PML/RARα融合基因

 

七、造血细胞的培养和测试技术  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无特定的形态特征,因而不能用一般方法识别它们。在体外如有合适的条件培养液,特异性的刺激因子、温度、湿度等条件,造血祖细胞可以生存并增殖分化形成一个子细胞集落,从所形成集落的数量和形态可反映该祖细胞的数量和增殖分化潜能。每一个祖细胞称一个集落形成单位。目前可以测定的有 CFU-GEMM、CFU-L、CFU-G、CFU-M、CFU-Meg、CFU-E、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BFU-E)、纤维母细胞祖细胞(CFU- F)、和白血病祖细胞(CFU-Leu)。

造血细胞培养技术的临床应用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协助诊断各种血液病  如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多数患者的骨髓和外周血中的CFU-GM、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