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分析仪必须重视血涂片镜检
当前,由于三分类、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普遍应用,有些医院的检验科就不再进行血涂片镜检,这样很容易漏检造成误诊。本文着重探讨血涂片检查的重要性。
1 复核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是否正确
由于血细胞分析仪的计数可受很多因素影响,不可能使每项参数都完全正确,所以进行血涂片镜检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时,应对每例患者都作血涂片镜检,从血涂片中细胞分布情况,可大致估计血细胞数,因而可对照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是否正确,以保证计数质量。
1.1 对
白细胞计数的复核 笔者曾遇一重症肝炎患者,血细胞分析仪计数
白细胞异常增高,而血涂片中白细胞分布正常;后经手工计数,白细胞在正常范围,考虑可能是高胆红素血症干扰仪器计数所致。采用生理盐水洗涤,再重新计数,结果正常。由于同时作血涂片的检查,使错误得以及时纠正。血细胞分析仪对白细胞计数的干扰因素可有:巨大
血小板、
血小板凝块、有核
红细胞、溶血素、工作温度等,造成白细胞假性升高或降低,故用血涂片进行复核很有必要。
1.2 对白细胞分类的复核 仪器对细胞分类是基本白细胞在加入溶血素后体积变化来区分,分类比较粗糙,只是一种过筛手段,与传统分类不同,传统手工分类是按基本细胞形态来分类的。目前,血细胞分析仪尚不能明确区分幼稚细胞、嗜酸性或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也不能识别异型淋巴细胞等[1]。因此,进行镜检分类是必不可少的,它是保证细胞分类正确的基础。目前尚无一种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可以代替手工涂片。
1.3
血小板计数的复核 用血涂片进行
血小板数复核,需要有丰富的经验,仔细观察血涂片中
血小板的形态及分布,如血小板数量正常而形态不正常,可进一步作血小板功能方面的检查。如血小板数与仪器计数有出入,可能因素有:血小板凝集、细胞碎片、纤维蛋白、小
红细胞(体积<30 fL)、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可严重干扰血小板计数。
2 通过血涂片,并结合血细胞分析仪的各项参数及报警信号,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2.1 根据白细胞参数及直方图,结合血涂片检查分析,可发现更有价值的资料 当参数的直方图提示中性粒细胞数异常时,血涂片检查应特别注意中性粒细胞是否有形态异常,如核左移常伴有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是否有原始和幼稚细胞等,如中性粒细胞5叶核以上者超过3%则为核右移,为造血功能衰退或缺乏造血物质所致。当参数和直方图提示中间细胞数异常时,血涂片检查就应特别注意嗜酸性、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其所占比例,注意是否有原始或幼稚细胞。在实际工作中也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的白血病,如果不作血涂片检查,往往易漏诊。当直方图和参数提示淋巴细胞异常时,血涂片检查应特别注意有无异型淋巴细胞,有无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等。
2.2 根据红细胞参数及直方图,结合血涂片,可为贫血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这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均小于正常对照值,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大于正常对照值。红细胞大小不均,大红细胞及巨红细胞易见到,生理性中心浅染区常消失,可见多色性及有核红细胞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CV和RDW均高于正常对照组。镜下见许多正色素性和低色素性红细胞则多见于缺铁粒幼细胞性贫血。以上各种原因的贫血均为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引起。若见靶形红细胞,RDW为正常范围,则为
地中海贫血。在
溶血性贫血和
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红细胞形态可大致正常,若易见嗜多色性红细胞,亦可见到有核红细胞,且RDW大于正常对照时,可推断为溶血性贫血;否则,可推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并观察到粒细胞和血小板皆少。此外,镰形红细胞可见于
血红蛋白S病,口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患者的红细胞中可见多数棘细胞;在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血涂片中,椭圆形红细胞可在25%以上;红细胞碎片或不完整的红细胞,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微血管溶血性贫血、重型
地中海贫血时出现较多。
3 血涂片镜检可检查寄生虫
临床上常遇到不规则发热的疟疾患者,往往被误诊或漏诊,在临床医师并未怀疑的情况下,由检验人员在血涂片中查见疟原虫而确诊,而血细胞分析仪就无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