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症的表现一般分为出血,淤血,血虚。出血为血不循经溢于脉外;淤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滞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淤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血虚为体内血液虚少。
三者 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如出血是血虚的原因,又可能是淤血的病机,血淤可使出血不止,淤血不去 则新血不生,又可导致血虚。
一:出血 血不循经溢于血管之外,谓之出血。
按其部位分为:
1,体表出血
包括皮肤紫癜等,为浅表血管破裂所致,亦即中医所说的“阳络伤则血外溢” 。
2,内脏出血
包括吐血,尿血,咳血,便血,崩漏等,为内脏血管破裂所致,亦即中医所说 的“阴络伤则血内溢”。
A:治疗原则
任何部位出血都可以分为“实热,虚热,气嘘,淤血”四种类型。鉴别方法要根据出血的颜色,量的多少,起病缓急出血部位,症状等综合分析,最后作出结论。
B:治疗方法
根据出血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血热引起者凉血止血,其中实热引起者清热泻火,
虚热引起者滋阴清火,气嘘引起者补气,淤血引起者化淤。
a:实热出血
症见出血骤起,量多,色鲜红,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方用:清热泻火,凉血 止血)
b:虚热出血
症见出血缓起,量少,色鲜红,低热,手足心热,盗汗,口渴思饮,舌质红,脉细数。 (方用:滋阴退热,凉血止血)
c:气嘘出血
多为慢性出血,量多,色淡,下部出血居多(指:“尿血,便血,崩漏”),并有乏力
,气短,自汗,面白,唇淡,脉沉细无力。(方用:补气摄血)
d:血淤出血
出血渐起或骤起血色紫暗有块,皮肤现紫黑色出血斑或融合成片,舌质紫暗。(方用: 化淤止血)
二:淤血
引起浴血的因素很多,如外伤或出血导致离经之血滞留于体内某一局部而形成淤血,此
外气嘘导致无力,阴血衰少血脉不通,情志失调,气机郁结,寒邪溶于经脉,热伤阴血等皆可
引起淤血。临床多表现刺痛,痛处不移,拒按,紫酣,肿块,肌肤甲错,舌紫暗或有淤斑,
脉细涩淤血病症常随其淤阻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征候。淤阻于心可见胸口,心痛,口唇青紫;淤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淤阻胃肠可见呕血,便血;淤阻于肝可见肋痛,痞块;淤阻于肢体某部可见某部肿痛或青紫等。
1:治疗原则
主要是行气,活血,祛淤。一般采用攻剂,早期患者正气未伤,积块软而不坚,可以攻伐 ,晚期患者正气大伤,积块坚硬,治疗以扶正为主,佐以攻伐。
2:治疗方法
A:气滞血淤:腹内淤积,触之觉硬,固定不移,肋胀痛或有寒热,舌质紫暗带淤点,脉 弦。(方用:活血祛淤,兼以理气消积)
B:寒凝血淤:身疲乏力,畏寒肢冷,手足麻木,疼痛遇寒加重,舌质暗红或紫暗,舌苔 薄, 脉大或细弱。(方用:温阳活血)
C:正虚淤结:积块坚硬,疼痛加剧,饮食大减,面色萎黄,消瘦脱形,舌质淡等,无苔 ,脉细数或弦细。(方用:大补气血,活血化淤)
D:热毒生淤:发热汗出,口渴欲饮,肢体酸痛,关节肿痛,身倦乏力,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腻,脉伏或细数。(方用:清热解毒,活血化淤)
三:血虚
A:贫血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血虚,血枯,虚痨”等范畴,发生原因有:
1:精微物质缺乏,如营养不良。
2:脾胃功能失调,如食欲不振,慢性腹泻,消化吸收障碍。
3:肾不生髓或髓不藏精化血,肾虚不能生髓,髓方不能生血,如白血病的贫血。
4:毒物或凛赋不足造成血液破坏,如,容血型贫血。
5:血液耗损过多,如,钩虫引起的黄肿病,急慢性出血等。
B:血可归纳为:
1:气血两虚,如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头晕耳鸣,眼花,心悸,舌质淡,脉数,或有 肌肤甲错,头发稀疏枯蒿,月经失调,经量过少,
2:脾胃虚损,如食纳不香,恶心,腹胀,便溏,浮肿,舌体胖有齿痕。
3:肝肾阴虚,如低热,手足心热,口燥纳干,脉细数,舌质红。
4:脾肾阳虚,如怕冷,肢凉,便溏,浮肿,舌体胖,苔白,脉沉细,部分患者伴有出 血, 黄疸,发热等。
C:治疗原则,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多食滋养食品,解除毒物影响,治疗失血原因,调理脾肾功能,补养气血,补肾生髓等治疗原则:
1,祛除病因, 2,补虚。
D:治疗方法,
1, 平补气血法:适用于气血两虚无阴虚或阳虚症等;
2, 温补气血法:适用于病程较久,除有气血两虚症外,并有怕冷,肢凉,便溏等阳虚症状;
3,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贫血并有要酸腿软,夜尿多,五更泻,怕冷,肢凉,纳呆,腹胀 ,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