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验: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White blood cell count and differential count)
(一)原理 将全血用稀酸溶液稀释一定倍数并破坏红细胞后充入血细胞计数池内,显微镜下计数一定体积内的白细胞数,经换算求出每升血液内的白细胞数。
(二)方法 显微镜计数法
(三)参考值
白细胞计数
成人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白细胞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1%
淋巴细胞 20%40%
单核细胞 3%8%
(四)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最高(50%70%),因此它的数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
(1)中性粒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见于胎儿、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白细胞增多可达15×109/L,分娩时疼痛和产伤可使其进一步增高,如无合并10症于产后2周左右恢复正常;剧烈运动、严寒、暴热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增多。
以上一过性白细胞增多在去除影响因素后不久则可恢复正常,系边缘池内的白细胞过多地进入循环池所致,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白细胞增多则与贮备池加快释放等有关。
②病理性增多
A.反应性增多
最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其白细胞总数的增高视感染范围、严重程度及机体反应性如何而有所不同.轻度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正常,分类时可见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中度感染时白细胞多〉l0×109个/L并可伴轻度核象左移;重度感染时白细胞明显增高常〉20×109个/L并出现明显的核象左移。感染过于严重如感染中毒性休克或机体反应性较差时白细胞可不增高反而减低但伴有严重的核象左移。
严重的组织损伤如严重的烧伤、机械性损伤、较大手术后、心肌梗塞等均可见白细胞增高,并可借此来区别心梗与心绞痛。
大量血细胞破坏内脏(如肝、脾)破裂或宫外孕破裂所致大出血,此时白细胞可迅速增高,达20×109/L,且可出现于血红蛋白降低之前。
急性中毒 见于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安眠药、有机磷等中毒;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也常见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
以上反应性白细胞增多常与边缘池内细胞过多释放入血且机体动用贮备池、成熟池乃至分裂池内的白细胞有关。
B.肿瘤性或持续性白细胞增多 常见于急、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者白细胞一般〈100×109/L,分类时以原、幼粒细胞为主,而慢性型者白细胞常〉100×109/L,分类时以中幼、晚幼以下各阶段粒细胞为主,并伴有较多的嗜酸、嗜碱粒细胞,此时须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相鉴别。
(2)中性粒细胞减少
①某些感染 见于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伤寒、副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及病毒感染时如无并发症均可见白细胞减少。
②某些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非白血性白血病,此时白细胞可〈1×109/L,分类时呈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非白血性白血病只有经骨髓检查才能确诊。
③慢性理化损伤度 长期接触电离幅射(如X射线等,或应用、接触某些化学药物、有毒物质(如氯霉素及含有机磷的农药等)。
④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自身免疫性抗核抗体导致白细胞减低。
⑤脾功能亢进 肿大的脾脏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过多的白细胞及分泌过多的脾素灭活了促进粒细胞生成的某些因素。
2.嗜酸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1)嗜酸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反应性增多
A.过敏性疾患 如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风疹、食物过敏、血清病等均可见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可〉10%。
B.寄生虫病 特别是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感染等。
C.某些皮肤病 湿疹、天疱疮、银屑病、剥脱性皮炎等可见血中嗜酸粒细胞轻或中度增多。
D.某些传染病 一般急性传染病血中嗜酸粒细胞均减少唯猩红热时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能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能产生活化补体的酶继而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
②肿瘤性或持续性增多
A.某些恶性肿瘤 尤其是淋巴系统的恶性疾患如何杰金病及某些上皮系肿瘤,肺癌时也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B.某些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粒细胞可〉10%,并可见其幼稚型;罕见的嗜酸粒细胞性白血病,其白血病性嗜酸粒细胞可达90%,出现较多的幼稚型,并可见形态学改变。
(2)嗜酸粒细胞减少 由于嗜酸粒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百分率较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在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时由于它抑制组胺合成可间接导致嗜酸粒细胞减少。
3.嗜碱粒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1)嗜碱粒细胞增多见于
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常伴嗜碱粒细胞增多,可达10%或更多。
②罕见的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异常增多,可达20%以上,多为幼稚型。
③骨髓纤维化和某些转移癌时也可见嗜碱粒细胞增多。
(2)嗜碱粒细胞减少 由于嗜碱粒细胞所占百分率甚低故其减少多无临床意义.于速发型过敏性反应如寻麻疹、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应等可见嗜碱粒细胞减少。
4.淋巴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1)淋巴细胞增多
①生理性增多 出生后一周的婴儿淋巴细胞可达50%以上,可持续到67岁,其后逐漱接近成人的数值。
②病理性增多
A.相对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因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以致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增高。
B.绝对性增多 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如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百日咳等常见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病恢复期亦可见淋巴细胞增多;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时前者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后者则以白血病性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并均可导致白细胞总数增高.白血病性淋巴肉瘤时多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
(2)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和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之后,在急性化脓性感染时由于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导致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5.单核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1)单核细胞增多
④生理性增多 出生后二周的婴儿血中单核细胞增多可达15%,儿童亦可较成入稍高。
②病理性增多。
A.某些感染 如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均可见单核细胞增多.活动性结核如严重的浸润性肺结核、粟粒性结核等单核细咆百分率可明显增高,可达30%以上而使白细胞总数可达20×109/L
B.某些血液病 粒细胞缺乏症的恢复期可见一过性单核细胞增多;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单核细胞也可增多;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时白细胞总数增高且出现大量原始、幼稚单核细胞,成熟单核细胞亦可增多。
(2)单核细胞减少的意义不大。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一)核象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时称为核象左移.核象左移最赏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核象左移根据其程度可分为:
轻度核象 左移仅见杆状核粒细胞增,〉6%。
中度核象 左移杆状核粒细胞〉10%半少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
重度核象左移(类白血病反应) 杆状核动力粒细泡〉25%,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如早幼粒甚至原粒细胞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
(二)核象右移 正常人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分三叶者为主,若5叶者〉3%时称为核象右移。核象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减少,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时,乃因缺乏造血物质、DNA合成减少或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所致.在应用阿糖胞苷、6-巯基嘌呤等抗代谢药物及炎症的恢期时也可见到核象右移现象。
白细胞常见的病理形态
(一)中性粒细胞的病理形态
1.大小不均(anisocytosis) 指中性细胞体积大小悬殊的情况而言。常见于一些病程较长的化脓性炎症。其发生机理可能是在内毒素等作用下骨髓内中性粒细胞的前细胞发生顿挫性不规则分裂的后果。
2.中毒颗粒(toxic guanulation) 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而分布不均匀的黑蓝色颗粒。它是成特殊颗粒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发生颗粒变性所致。常见于严重化脓性感染及大面积烧伤等。
3.空泡变性(vaculoation) 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现一个或数个空泡。空泡是细胞受损后胞质发生脂肪性的结果。最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败血症时。Jordan异常时无任何感染情况而其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却持续存在多个空泡,此为家常族性异常。
4.核变性(degeneration of nucleus) 核变性包括核固缩、核溶解、核破碎等.核固缩指细胞核固缩为均匀而深紫色的块状;核溶解时则可见细胞核膨胀,着色浅淡,伴核破碎时则核的轮廓不清.临床意义同空泡变性等。
(二)淋巴细胞的病理形态
1.异型淋巴细咆(abnormol lymphocyte) 导型淋巴细胞为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多属T淋巴细胞,其形态的变异是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增生亢进甚至发生母细胞化的结果。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Downey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将其分为以下三型:
I型(空泡型) 最为常见,其胞体稍大于淋巴细胞,圆形。核圆形或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不规则聚集呈粗糙的块状,副染色质明显.胞质深蓝色有空泡,一般无颗粒。
Ⅱ型(不规则型) 胞体较Ⅰ型者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胞核圆形或稍不规则,染色质不规则聚集不如I型明显。胞质淡蓝有透明感,边缘处蓝色稍深些,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一般无室泡或仅有少数空泡。
Ⅲ型(不成熟型或幼稚型) 胞体较大,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较细致,可有12个核仁.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无颗粒,可有小空泡。
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风疹等病毒性疾病。一般的病毒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可〉2%,但一般〈5%,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则异型淋巴细胞常〉10%,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2.具有卫星核(sattllet nucleus)的淋巴细胞
即在淋巴细胞的主核旁边另有一个游离的小核。其形成系当染色体受损后,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丧失着丝点的染色单体或其片断被两个子代细胞所排除而形成卫星核.此种细胞常见于接受较大剂量的电离辐射之后或其他理化因子、抗癌药物等对细胞造成损伤时。常作为致畸、致突变的客观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