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组成] 黄芪30g,当归、甘草各6g,阿胶(烊化)、麦冬各10g。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内服,每日1剂。西医予三尖杉脂碱1mg静滴,利福平450mg口服,均1次/日。30日为1个疗程。
<二>
[组成] 党参、黄芪、白术、赤芍、马勃、何首乌、黄药子、重楼、半枝莲、白花蛇舌草。
[加减] 气血两虚型者,加黄精;肝肾阴虚型者,加沙参、银柴胡、生石膏;癥瘕型者,加三棱、莪术、红花、蓼实。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分2~3次内服。每日1剂。并配用清热安宫丸、牛黄解毒丸、六神丸、靛玉红、紫金锭等。病急变时,积极配合化疗和西药治疗。
<三>
[组成] 方①:柴胡、赤芍、枳壳、香附、川芎、陈皮、川贝、昆布、海藻、胆南星、黄药子各10g,牡蛎、夏枯草、元参各12g;方②:黄芪、茯苓、生地黄、熟地黄、海蛤粉、牡蛎、元参各15g,白术、赤芍、白芍、川芎、当归、红花、五灵脂、蒲黄、贝母、昆布、陈皮各l0g,桔梗6g;方③:黄芪、元参、天冬、女贞子、旱连草、牡蛎、丹参、鸡血藤各15g,当归、三棱、莪术、川贝母各10g,黄精30g;方④:茵陈30g,白术、泽泻、猪苓、川贝母、三棱、莪术、五灵脂各10g,云苓、牡蛎各15g;有疱疹者,用龙胆泻肝汤加味。
[制用法] 属气郁痰结型者,用方①;属痰瘀互结型者,用方②;属气阴两虚、痰瘀停滞型者,用方③;属痰瘀湿热型者,用方④。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内服。各型均加用小金丹1丸/次,2次/日,小半杯黄酒送服,犀黄丸3g/次,2次/日,开水或黄酒送服。并用瘤可宁或联合化疗各4例。
<四>
[组成] 方①:水牛角、白花蛇舌草、大青叶、七叶一枝花、玄参、半枝莲、板蓝根各30g,丹皮20g,生石膏50g,龙胆草、青黄散(分吞)各10g,山豆根、喜树根各15g;方②:水牛角、生地榆、天冬、麦冬、玄参、茜草各30g,丹皮20g,紫草50g,山慈菇、生蒲黄(包)各15g,青黄散(分吞)12g;方③:紫丹参、天冬、炙鳖甲、山慈菇
各30g,赤芍、夏枯草、黄药子、穿山甲、浙贝各15g,荆三棱、逢莪术、青黄散(分吞)各10g,肿节风20g;方④:西洋参6g,天冬、枸杞子、炙鳖甲、生地黄、黄精、紫丹参各30g,卷柏、何首乌各20g,阿胶12g,薏苡仁50g,青黄散(分吞)10g。
[制用法] 属热毒炽盛型者,用方①;属热毒伤血型者,用方②;属瘀血痰核型者,用方③;属气阴两亏型者,用方④。上方亦可随症加减。3个月为1个疗程。
<五>
[组成] 方①:青蒿、地骨皮、丹参各12g,赤芍、丹皮、三棱、莪术、山慈菇、栀子、枳壳、制大黄、生甘草各9g,白英、炙鳖甲、炙龟甲各15g,白花蛇舌草30g;方②:太子参、炙鳖甲各15g,天冬、生地黄、旱莲草、枸杞子、山豆根各12g,青蒿、地骨皮、龙葵、半枝莲、连翘、忍冬藤、鸡内金、炙甘草各9g,白花蛇舌草30g。
[制用法] 属肝郁气滞型(肝脾肿大为主)者,用方①;属气阴两虚型(贫血为主)者,用方②。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甲异靛(主要成分为青黛,中国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制)50mg/次,3次/日,口服,至白细胞<10×100次方/L停用。
<六>
[组成] 当归、熟地黄、茯苓各15g,白术、猪苓、夏枯草、莪术各10g,黄芪、黄精、半枝莲各30g,芦荟6g,白花蛇舌草20g。
[加减] 手足心热、口渴者,去白术,加麦冬、生地黄;发热、出血者,去白术,加金银花、连翘、小蓟。
[制用法] 治疗组25例,将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与对照组20例,均用羟基脲2~4g/日,巯嘌呤100~150mg/日。感染、出血对症处理。
<七>
[组成] 人参、黄连、黄药子各log,白术、白芍、白芥子、黄芩、当归、夏枯草各15g,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生地黄、黄芪各30g。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后分2~3次内服。并用羟基脲每日40~60mg/kg,分3次口服;部分缓解后,改为每周2次;6周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2周;完全缓解后,单用本方3~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