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tao 2009年09月15日
  • 新媒体

白血病免疫治疗研究(4)

患者,其中8例出现了特异性的免疫反应,2例难治的AML患者获得了持续的分子生物学缓解。 
  2.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 
  Orsini等在研究时发现,CLL细胞对DC的成熟及功能有直接的抑制作用。而Krackhardt等在实验中发现CLL患者的自身T细胞不仅对CD40活化的(CD40activated)CLL细胞应答减弱,而且对抗原DC载有凋亡的CLL细胞的反应明显降低,并由此提出CLL患者的T细胞池可能存在CLL特异性的免疫耐受。 
  Coddard等在体外采用CLL细胞进行特异性T细胞诱导,实验表明:CLL细胞能与单核细胞衍生的DC融合,这些杂交瘤细胞能诱导扩增CTL并对CLL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最近Volker等在体外已成功诱导出CLL特异性的CTL反应。有趣的是在体外诱导出T细胞,有的能识别CLL淋巴细胞,而这些淋巴细胞特异性表达来自于肿瘤相关抗原(TAA)生存素的抗原决定簇。由此提出:该生存素可望成为一类与CLL细胞特异性靶向结合的备选抗原。Volker等最近还鉴定出一种多肽物质,它来源于adipophilin蛋白,能与HLA-A2结合。用其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能溶解经adipophilin处理的肿瘤细胞,从而提出该肽,可以用于研制CLL特异性的疫苗。 
  2.3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早在1998年,Yotnda等采用CML的HLA I类限制性多肽(限定bcr-abl融合基因)在体外诱导CML特异性T细胞免疫,该实验发现CTL不仅对负载HLA l类限制性多肽靶细胞有反应,而且对bcr-abl阳性的白血病细胞也有反应。近来有人采用bcr-abl6肽+QS-21对14例CML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效果显著,所有患者均产生特异性的DTH反应,其中12例患者在反复多次注射疫苗后产生了特异性的T细胞增殖反应。遗憾的是该组患者14例中的10例在其间同时也采用了有效的抗CML的治疗方法(如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及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这些患者虽然产生了不同的临床反应,但是否为多肽疫苗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目前还不得而知。 
  丝氨酸水解蛋白酶3仅存于髓系细胞,它对确定AML相关抗原具有重要价值。在早期体外实验中发现:CML特异性的T细胞对水解蛋白酶3具有靶向性,基于此,Molldrem等研究了不同阶段的38例CML患者,这些患者均表现出水解蛋白酶3特异性的C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