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白血病的本病发热及感染后发热?
若合并败血症应如何正确给予治疗?若合并一般感染应如何给予治疗?
白血病患者起病时常有发热,此时应首先区别发热之原因,明确感染性还是肿瘤本身引起。以下两点有助于鉴别:① 肿瘤发热一般为低热,少见超过38 . 5 ℃ 者,而感染性发热常为高热,热前有畏寒或寒战,且常呈弛张型或稽留热型。但白血病合并了骨髓坏死则可出现高热,体温达39 . 5 ℃ 以上;② 应仔细做全身检查如胸部摄片,口腔、皮肤、肛周细菌培养,寻找感染灶及多次做血培养检查。如确定系肿瘤本身弓}起的发热,则在肿瘤化疗后随着疾病的控制,体温会逐步恢复正常。 感染引起的发热可以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但化疗前的感染和经强烈联合化疗后所发生的感染,在病原菌、感染疾病的种类上有很大的不同。接受治疗前的感染多为外源性,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炎症、咽炎、急性扁桃体炎、齿眼炎、肺炎、肺结核,其它尚有泌尿道感染、消化道感染、肛周感染等,深部真菌病及败血症少见。根据机体条件的不同,免疫功能的差异,感染可轻可重,但一般来说相对比较轻。其病原菌多为病毒、链球菌、葡萄球菌、军团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及其它革兰阴性杆菌,而绿脓杆菌及真菌感染比较少见。化疗前,对发热患者应进行血、尿、痰的培养,并认真检查感染灶,根据感染部位、病情及病原菌进行治疗。但感染的病原菌由于人院时并不了解,因此治疗多采用青霉素类药物,如青霉素G 钠、氨节青霉素、氧呱嚓青霉素等静滴。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大环内醋类如红霉素或白霉素静滴;根据感染部位可合并使用其它药物,如泌尿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则可伍用喳诺酮类如西诺沙星、诺氟沙星等,考虑杆菌特别是阴性杆菌时则可加用氨基糖昔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等,如感染较重,对青霉素过敏或无效者可用第一代头抱菌素,必要时可用第三代头抱菌素;如系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可用万古霉素治疗。联合化疗后感染也可按习惯用药。根据院内感染的菌株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若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过低(< 1 xl 护),且高热后迅速发生休克者,应注意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可能,立即选择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如复达欣、泰能等。当感染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可依病情更改抗生素。白血病患者感染性发热治疗疗效,与病情密切相关,如缓解期强化治疗或诱导后取得完全缓解者,感染较易控制,否则不易控制。此时应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应用GM 一CSF 或G 一CSF ,静脉点滴人血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再配合强而有力的抗生素,不少重症感染如败血症患者都能得到控制。抗生素的选择应广谱。联合多种抗生素应用的时间要足够,还需密切注意双重感染的预防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