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康中医血液病医院 >白血病 >白血病病因 >浏览文章
佚名 2007年09月20日
  • 新媒体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综述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肿瘤性增生性疾病。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婴儿和小儿较少见,青壮年占多数。老年人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其病因待进一步明确。
    本病中医诊断慢性血癌,认为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引起气血逆乱,脏腑功能失调,毒邪乘虚而入,伤血及髓,致使气虚血亏,运行失畅,脉络瘀阻;或邪与营血相搏结,客阻经络,结成癥积的癌病类疾病。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  患者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可有低热、乏力、消瘦、食欲减退、腹胀。
    2.体检  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约95%的病例有脾大。
    诊断
    一、基本检查
    1.血象  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20×10(9次方)/L。血片中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细胞居多,原始细胞一般为1%-3%,不超过10%,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易见。本病早期血小板增多或正常,晚期逐渐减少,并可出现贫血。
    2.骨髓  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至极度活跃,粒红比例明显增高,显著增生的粒细胞系列中,多为中性中幼粒与晚幼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二、、进一步检查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
    2.染色体检查 90%以上的慢粒病人,其血细胞中出现Ph染色体。
    3.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bcr/abl融合基因  慢粒患者常出现 bcr/abl融合基因,其实质是9号染色体长臂上的细胞源瘤基因c-abI易位至22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集中区(bcr)形成。
    三、诊断要点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以血象、骨髓象特征诊断本病并不难。但须进一步分期以利于治疗方案的制订,下列分期标准供参考。
    1.慢性期
    (1)临床表现:无症状或有低热、乏力、多汗、体重减轻等症状。
    (2)血象:白细胞计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粒细胞,原始细胞(I型+ II型)<5%-10%,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和杆状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I型+II型)<10%
    (4)染色体:有Ph染色体。
    2.加速期  具有下列之二者,考虑为本期
    (1)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出血加重,和/或骨路疼痛。
    (2)脾脏进行性肿大。
    (3)非药物引起的血小板进行性降低或增高。
    (4)原始细胞(I型十II型)在血和/或骨髓中>10%。
    (5)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
    (6)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
    (7)出现Ph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
    (8)对传统的抗“慢粒”药物治疗无效。
    (9)CFU-GM增生和分化缺陷,集簇集落的比值增高。
    3.急变期:具下列之一者可诊断为本期
    (1)原始细胞(I型+II型)或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或原单+幼单在外周血或骨髓中>20%。
    (2)外围血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
    (3)骨髓中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0%。
    (4)有髓外原始细胞浸润。
    本病的鉴别诊断有引起脾大的其它疾病,如血吸虫病、肝硬化、脾亢、骨髓纤维化及类白血病反应等。鉴别要点主要是血象和骨髓象的不同。
    治疗方法
    根据疾病的分期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一、基本治疗
    二、西医治疗
    三、中医治疗
    四、进一步治疗
    1.干扰素300万 u,肌注,隔天一次,连续6个月以上,适用于本病慢性期患者。
    2.造血干细胞移植
    目前认为该方法可治愈慢粒患者,但因其供、受体组织相容性的匹配较难,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西医治疗
    慢性期
    1.化学治疗,可选用下列一种:
    (1)羟基脲:每日3-3g,分2-3次口服,待白细胞降至20×10(9次方)/L左右,逐渐减量,并定期复查血象,当白细胞降至10×10(9次方)/L改用小剂量至每日0.5-1.0g,当白细胞降至(5.0 -6.0)×10(9次方)/L时停药,用药过量可出现骨髓抑制。
    (2)白消安(马利兰)每日4-8mg,分2-3次日服,待白细胞降至20×10(9次方)/L时改半量口服,当白细胞降至10×10((次方)/L时暂停药。根据自细胞数及时调整用药剂量,使白细胞维持在(5.0-6.0)×10(9次方)/L左右。注意本品起效作用较慢,停药后血象抑制期长,可达2-4周,用药过量可致严重的骨髓抑制,出现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预防尿酸性肾病
    别嘌呤醇0.1口服,每日3次。
    加速期与急变期
    以联合化疗为主,其方案的选择视其急变的细胞学类型而定,具体参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的化疗方案。
    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证:胁肋隐痛,胁下痞块,腹胀便溏,纳呆食少,少气懒言,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疏肝健脾。代表方:道遥散加减。
    2.正虚瘀结证:胁下痕块,坚硬胀痛,疼痛不移,神疲倦怠,消瘦脱形,面色晦暗无华,肌肤甲错,头晕心悸,多汗,食少纳呆,舌质暗红,脉沉细或弦细。扶正弦瘀。代表方:八珍汤合脯下逐瘀汤加减。
    3.热入营血证:壮热持续,汗出不解,烦躁不安,甚则神昏,口干不欲饮,肋下积块增大甚至达盆腔,硬痛不移,面晦形消,骨节剧痛,或衄血不止,舌红无苔,脉细数。清热凉血。代表方:清营汤或清热(犀角)地黄汤加减。
    4.阴虚火旺证: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眩晕失眠,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代表方:大补阴丸合滋水清肝饮加减。
    疗效评定
    一、完全缓解
    1.临床表现  无贫血、出血、感染及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
    2.血象  血红蛋白>100g/L,白细胞总数<10×10(9次方)/L,分类无幼稚细胞,血小板100×10(9次方)/L。400 x10(9次方)/L。
    3.骨髓象正常。
    二、部分缓解
    表现、血象、骨髓象三项中有一项或二项未达完全缓解标准。
    三、未缓解
    临床表现、血象、骨髓象三项中均未达完全缓解标准及无效者。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