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血康中医血液病医院 >白血病 >白血病病因 >浏览文章
yatao 2011年02月17日
  • 新媒体

慢粒白血病患者常见问题解答

什么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白血病)是慢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疾病。其基本病变为粒细胞异常增生并浸润全身各组织,增生的白血病细胞为比较成熟的阶段,主要为中幼粒及晚幼粒细胞。病程发展较缓慢,临床主要特点是脾大,常为巨脾,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并有各阶段粒细胞。多数发病原因不明,少数可能与放射线、药物及化学毒物有关。各种年龄均可发病,以中年多见。慢粒白血病患者常见问题解答

慢粒白血病骨髓象有什么特点?
骨髓各系细胞极度增生,以粒细胞为主。分类与血象类似,以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明显,原始粒细胞不超过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红系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患者则减少。

慢粒白血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慢粒白血病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疗、干扰素治疗、骨髓移植、脾放射治疗等。

慢粒白血病主要化疗药物有哪些?用法如何?
①羟基脲  为目前治疗慢粒白血病首选药物。该药是核糖核苷还原酶的抑制剂,属非烷基化骨髓抑制剂,为周期特异性抑制JDNA合成的药物,疗效快,但持续时间较短。常用剂量为每日3g,分2次口服。待白细胞降至20×109/L左右时,剂量可减半,降至10×109/L时,减至小剂量(每日0.5~1g)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调整药物剂量;

②白消安  是较早应用于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药物。白消安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具有细胞核毒性作用,能选择性抑制较成熟阶段的幼稚细胞,用2~3周白细胞才开始下降,停药后白细胞减少可持续2~4周,故应掌握剂量。治疗开始剂量为每天4~6mg,口服,当白细胞降至20x109/L,宜暂停药,待稳定后改为小剂量维持治疗,使白细胞保持在7×109/L~10×109/L。用药过量可造成严重骨髓抑制,且恢复较慢。有的患者即使用药剂量不大,也可出现骨髓抑制,应严密观察;③小剂量 Ara—C  小剂量Ara—C:15~30mg/m2,每13静脉滴注,不仅可控制病情发展,而且可使Ph’染色体阳性细胞减少或阴转。

慢粒白血病化疗时应注意什么?
慢粒白血病患者多是高白细胞,在化疗时更使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而产生过多尿酸,故在化疗时应同时加服别嘌醇,剂量为100mg,每天3次。同时要保持每天尿量在1500mL以上,并碱化尿液,防止高尿酸血症、肾病。

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白血病疗效如何?用法如何?
α干扰素治疗慢粒白血病效果较好。干扰素对Ph'克隆的抑制缓慢而持久。对慢性期治疗3年存活率达76%;对低危组效果更好,CR率达82%,3年存活率可达100%。治疗方法为500万~900万U,每周3-7次肌内注射,持续数月至2年不等。有条件者最好长期应用。对白细胞过多者宜在第1~2周并用羟基脲。干扰素与小剂量Ara—C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干扰素治疗,特别是干扰素合并化疗治疗慢粒白血病较单用化疗效果好。

骨髓移植治疗慢粒白血病的进展如何?
应用骨髓移植治疗慢粒白血病可提高长期存活率。移植应在慢粒白血病缓解后尽早进行,其3~5年无病存活率60%).以45岁以下为宜。自身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主要因体外净化尚未解决,移植后复发率较高。

慢粒白血病急变期如何治疗?
慢粒白血病急变期,可按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但患者常对药物耐受性差,缓解率低且缓解期短。大剂量Am—C合并米托蒽醌化疗,CR率可达30%。慢粒急变属于难治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近年采用综合的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疗效。

治疗血液病是一个需要坚定信念并且持之以恒的过程 希望患者能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坚持就会胜利!!!!袁六妮